更新:2025-07-05 06:44
首映:2015-10-06(中國大陸) / 2015-06-19(美國)
年代:2015
時長:95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8
觀看數:66530
熱播指數:125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頭腦特工隊”一個成人動畫應該有的樣子
頭腦特工隊是皮克斯制作的一個動畫電影,雖然其整體畫風看似是小孩子們看的動畫,但其中的講述的道理卻使大人淚流滿面,電影從剛開始的萊莉出生,只有一個樂樂,也就是只有快樂,到后來的出現憂憂,萊莉開始哭,到后來的怕怕怒怒厭厭,人的五種情緒都出現在了萊莉的腦子里,萊莉也就隨之長大了,,萊莉從小到大的記憶大多都是快樂的,說是樂樂的功勞不如說是萊莉潛意識里的樂觀,可是一個變故讓萊莉失去了這些,她甚至差一點失去了情緒,而到了最后,卻是憂憂救了萊莉,他們曾經排斥憂憂,認為憂憂太過于消極
頭腦特工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里面的劇情,而是設計這部電影的概念,充滿著心理學的知識與概念。電影中除了將各種情緒命名及擬人化,使的觀眾更容易理解并進入「大腦的世界」,也更容易對情緒角色產生認同感,且電影也試圖要引導觀眾們去思考每個情緒存在的重要性。但我仍然覺得這個設定讓電影或觀眾有些誤會,把情緒單一化,也難以鋪陳電影角色的復雜度。
<圖片1>
除此之外,電影中所建構的「大腦的世界」,也充滿著滿滿的隱喻及暗示或明示,舉例來說,特別喜歡「思緒列車」會經過不同的性格島嶼、不同區域,再將所載的物品帶到大腦管控室這個設定,特別是長得像大腦回路的長期記憶區、夢境的設定等等,都讓人覺得特別有意思。
<圖片2>
這算是在飛機上看的最后一部片子吧,這片子是我當時非常想看的片子,結果在飛機上發現居然可以看,飛機上的影片真的越來越同步了,后來在加拿大短途飛機上還看到有《蟻人》,但是耳機是要另外買的。。。一開始我是很不想在飛機上看這片子,因為飛機上看片子畢竟屏幕小,清晰度一般,而且還有引擎聲比較吵,但是實在是太想看看這片子到底怎么樣了,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
艾米的聲音辨識度相當高,我之前根本不知道她居然參與了皮克斯迪斯尼的影片,主要也是前陣子剛啃了啃《公園與休憩》,艾米的聲音配這種聽上去積極向上但是又充滿復雜感情的角色實在是太合適了。影片本身的創意其實不算新鮮,腦內擬人之前無數人做過,皮克斯算是融合了迪斯尼,影片的美術和風格很多看上去都是既皮克斯又迪斯尼,而且迪斯尼的那部《frozen》確實太火,我這邊給孩子做掃描時看的影片都是冰雪。當然為了影片本身表述簡單, 只把人類情感里最簡單的幾種拿了出來,結果到后來還是只讓快樂和悲傷占的戲份最多,至于憤怒害怕和討厭到后來基本都失去了表現機會
很久很久以前,當我自己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12、13歲吧),我曾經買過一本《榮格心理學入門》。里面講到,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痛苦的時候,會返回到自己的潛意識,在潛意識里人會變得非理性,像孩子或原始人一樣,但人在潛意識里面積蓄力量,然后重新回到現實中去,榮格稱這種心理行為為“退行”。不知道榮格是否真的那么講過,也不知道我那時候理解的對不對,但在我的記憶里,我是這樣理解“退行”的。
這段話對我影響很深。我開始理解自己的情緒為何會失控,會陷入無法擺脫的幽暗深谷,而這并不總是壞事。“退行”這個概念在冥冥中給我信念,告訴我某些抑郁的時刻是正常的,我只是在積蓄力量。
今天去看Inside out(真不想叫它《頭腦特工隊》),里面的“憂憂”(sadness)就讓我想到了“退行”。憂傷讓人變慢,讓人失去行動的能力,讓人難過。但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啊。像“樂樂”(joy)一樣一路高歌猛進固然好,但是在遇到挫折和痛苦的時候,能夠慢下來,能夠停止,能夠難過,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天生樂觀
“頭腦特工隊”一個成人動畫應該有的樣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