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19:57
首映:2002-05-18(戛納電影節) / 2002-08-30(巴西)
年代:2002
時長:130分鐘
語言:葡萄牙語
評分:9.0
觀看數:74465
熱播指數:1222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耀眼的犯罪片 《上帝之城》
每每看完一部好電影或好書,總有些沖動想寫點評論什么的,但激動過后,平靜細想,自己看的不是翻版就是BT,何況自己不是寫書拍電影之人,實在沒資格對大師們的作品評頭論足,我還不至于如此精巧地不老實,因此罷了。但看完《上帝之城》,實在按耐不住久久的悸動,膚淺也好,低劣也罷,寥以幾字以作紀念。
一只狼狽不堪的驚恐出逃的小雞,在一群嬉笑怒罵的手持槍支的小孩們追逐下,隨著一連串的凌厲急速的鏡頭剪接,拉開了《上帝之城》的序幕,令觀眾以為上演著另類《小雞快跑》。只有在電影完畢時回想下,所有人的命運其實就跟小雞一樣,躲不了——在歷史長河里,人的命運如同人的名字一樣只是過客,丑惡的人性卻在輪回。
《上帝之城》是暴力極致的電影,于是有網友評論說:“《上帝之城》比《駭客帝國》更干脆,比《記憶拼圖》更過癮,《上帝之城》比《古惑仔》狠毒一百倍——如果你今年只想看一部電影,就看《上帝之城》吧!”說的沒錯,但更為確切地說,《上帝之城》是真暴力電影而并非假暴力,在假暴力的電影里,血、被害人、施暴者被盡可能地放大化
歷史總在重復循環中演變,罪惡總在仇恨與無知之中產生。在上帝之城這樣復雜的社會背景下,貪污腐敗貧窮泛濫,暴力在大家看來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毒品交易也是常態,就連帥奈德這樣的好人在進入紅毛的幫派后也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原則,忘記了自己僅僅是想要為親人報仇的初衷,一開始的不濫殺無辜在兩三次遭到保安阻攔后殺掉保安也從一開始的例外變成了規則,讓自己的本心迷失在了一次次的幫派火拼中。仇恨與報復會帶來更大的仇恨,就像一個漩渦將更多無辜者卷入進來成為漩渦的一部分
太屌了!剪輯花哨無比,分屏抓小孩、定格介紹人物、屏閃營造混亂氣氛、無縫轉場比比皆是、快速剪輯抓雞開場等等使節奏完美契合,簡直和如此地下世界一樣瘋狂,敘事結構層層嵌套,環形、多線、章節、倒序、插敘眼花繚亂全部mix up,雖是亂燉一鍋卻井井有條,宛如蒼樹般四處綻開,契訶夫之槍打響了全片每一個高潮,黑色幽默給每個人物增添了一絲可愛,又總能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掐掉音樂,無煽情卻極度悲傷。
在這上帝無法管轄的地區,孩童手拿槍支,大麻泛濫,警察受賄,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世界,毫無秩序可言
這部片子的政治諷刺意義太強烈!由于政府的政策過錯導致人民以及片中無數的不喑事實的小孩子便走上了打劫,殺人,販毒的罪惡不歸路。這些貧窮的人們應該為這些血的代價付些什么樣的責任!就像現在我們的政府公開承認醫療改革的失敗,許多人因為得病而重新變成赤貧!深圳得民工徹夜排隊退換養老保險金。。。。社會得和諧和穩定應該是讓真正得最低層得老百姓們過安穩祥和得日子!
我在巴西去過一次里約熱內盧的“favela旅游”項目。當時感覺那里除了臟亂了一點,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甚至還有點我小時候長大的還未開發的街區的樣子。現在想想,那時去的favela應該就如劇組所說屬于“南邊”,是那座耶穌像腳底下的貧民窟,與里約市中心富人區混雜在一起,相對來說生活更好一點。而上帝之城在西北邊,離市中心和海岸線遠遠的,在上世紀是真正的不法之地,遠不是跟著向導可以隨意游覽的“景點”。
我說這片很像《Death Without Weeping》,雖然一個講圣保羅一個講里約
一
剛看完《精英部隊2》,又看《上帝之城》。
對于巴西黑警和犯罪,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精英部隊是少數,暴力執法機構真正成了暴力犯罪機構。
執法和犯罪,站在對立面,一念之差。
二
上帝之城沒有上帝來支撐。
這里很多小孩從小就往壞了走,甚至有些孩子,例如小豆子,對殺人犯罪很有興趣,第一次殺人后的笑容溫暖純真(見海報)。
小豆子變成小霸王,就是惡魔的誕生。
三
有很諷刺的一段的電影背后故事,最后殺死小豆子的那群小孩演員,現實真正成為了當地鼎鼎有名的黑幫團伙。
電影的中橋段
耀眼的犯罪片 《上帝之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