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02:03
首映:2017-03-08(中國大陸)
年代:2017
時長:10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9
觀看數:50026
來源網:三年影視
【我的上高】耀眼的劇情片 這部電影沒有流量明星,但8.3的評分還是嚇到我了
王寶國先生寫的一篇觀后感,在這里貼上吧,寫的很不錯。
孟子的上高
——觀電影《我的上高》
王寶國
電影《我的上高》以聞名中外的上高會戰(又稱“上高戰役”或“錦江會戰”)為背景,記述了一位書生縣長率領縣民支援抗戰及其與駐軍之間的博弈、斗爭故事,塑造了一位英雄書生的形象。影片通過為“書生”立傳而為傳統文化正本清源,從傳統文化中透射出英雄文化的光芒——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的最新文化貢獻。
一介“酸儒”有力量
一般而論,一介書生是弱勢的代名詞。書生的身上,灑滿了人們復雜的目光
本片前期固定鏡頭運用得很多,對稱,舒服的構圖,讓我眼前一亮。
開頭寺廟的對稱構圖,遠處的山景,很美。
<圖片1>
黃縣長家里祠堂前的鏡頭,人從兩邊進入畫面,彰顯著很嚴肅的氣氛。
<圖片2>
下圖是很精妙的一段,固定鏡頭在人群后方,發現不是縣長的船后,利用人群回頭的動作替代了鏡頭的運動,很妙。
<圖片3>
司令部內固定鏡頭,墻上的“協力驅逐”體現著本片的主旨。
<圖片5>
縣長上前線,一家人位于門框中,攝影中典型的框圖式取景,很贊。
<圖片7>
整部電影在前期利用大量的固定鏡頭,賦予整部片子一個安定的基調,既體現了縣長處事不驚的行事風格,也從側面烘托了上高會戰的肅殺氣氛。導演在小制作的情況下,利用自己鏡頭的語言和小眾的劇情安排,給這部片子帶來了一種不一樣的氣質。五星好評。
“所謂仁政,就是輕徭減稅,讓百姓精做土地,教導子弟孝悌忠義。感受仁政教化的人,有忠信,知廉恥,遇事才能向前;而不施仁政者,人民就不支持政權,就會背叛。故仁者無敵,唯有仁義。”
這是本片主題,形而上的內容,竟從一部小制作得以體現,且完成度極高,讓人震撼。此前,除了講述另一時間緯度抗戰故事的《賽德克巴萊》,還沒有別的抗戰片讓我感受這等驚艷,拍案叫絕。正所謂爛片原因各異,好片卻必然是各方面都較為完善,這部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的作品,再次印證了這個標準。
首先是編劇功力深厚
這是一部讓中國人感動的電影,也應該讓每一個中國人看到的電影!扎實的人物,真實的事件,平淡的臺詞,簡單的道具,挺著中國人的脊梁!同時告誡想看這部電影的人們請安靜用心看完,因為這講述了我們曾經的歷史和苦難。向為我們現在的生活而犧牲和奉獻的先輩致敬!向為我們現在的生活而犧牲和奉獻的先輩致敬!向為我們現在的生活而犧牲和奉獻的先輩致敬!
搶你菜的兵沒找到,是我無能啊。這錢你拿著。
縣長大老爺,這錢我不能要啊,你賠不起的,這種事太多了。
(一個為民著想的好官,一個為官思考的好民)
所謂仁政,就是輕徭減稅,讓百姓精做土地,教導子弟孝悌忠義,感受仁政教化的人(忘記了教化有沒有影響)有忠信,知廉恥,遇事才能向前。而不施仁政者,人民就不支持政權。故仁者無敵,唯有仁義。
上有國法,下有民情,中間有良心,我等一天,將軍自斷。
本應大敵當前,軍民同仇似路人,藐視斯文。
一個多次參加敢死隊的軍人強奸民女未遂使其死亡
上高戰役是抗日戰場上鮮為人知的大勝仗!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余人,被稱為是上世紀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又稱“上高戰役”或“錦江會戰”。電影《我的上高》以上高會戰為背景,再現了上高會戰時期,上高普通民眾支援抗戰、痛擊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
片中的黃清谷是個典型的讀書人,儒雅、克制、仁義。國家有難敢于臨危受命,軍民一心同仇敵愾。表明受孔孟文化熏陶的中國人,在主張仁義的同時,面對侵略,一定回強有力的抗爭到底。
[視頻]
【我的上高】耀眼的劇情片 這部電影沒有流量明星,但8.3的評分還是嚇到我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