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07:42
首映:2009-09-11(多倫多電影節) / 2009-12-04(英國/愛爾蘭)
年代:2009
時長:104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0
觀看數:14202
熱播指數:532
來源網:三年網
《裂縫》白日夢想家的大型裝逼失敗現場
好的文字和影視作品通常都有解讀上的多義性,一是角度的不同,也就是所謂如紅樓夢者“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二是層級的不同,也就是“深者不覺其淺,淺者不覺其深”。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解讀出屬于自己的那個意味;解讀的同時也真實地投射出自己------而這一切也許未必是作者這個始作俑者能預測和掌控的。作品一旦出手,就不再屬于自己,畢竟它不是飛去來器。這樣,作者與作品、作品與讀者(觀眾)的互動構成真正的行為藝術。如果真有上帝在冷眼觀眾生,可能真就是“她\他寫了,他\她拍了,他\她們看了,也思考了,而上帝笑了。”
扯遠了,這里我要說的是昨前幾天看的一部2009年末英國電影,根據女作家謝拉?科勒(Sheila Kohler)的同名小說改編的Cracks(暫采用通行譯法《裂縫》,后文將給出我認為更好的譯法)。 影片內容不贅述了,看官自行觀影可知。
我推薦此片的理由,如果用簡單化的文青筆法,可以做如下表述:該劇伊人甚多,畫面唯美,臺詞精彩,語音清晰而古典
裂縫里的小女孩們,包括心思最深的DI,都不能說就一定是拉拉。她只是爭寵,好勝,在一個封閉的純女性的環境里,這種金枝欲孽的爭斗只有可能表現為女女。真等她們走出去之后,很多事就不攻自破了。她愛MISS G,也希望獨占G的寵愛,但她對G的愛,更多不過是對偶像的愛,是對她心中理想的女性人格--她的自我投射的愛,她希望自己長大后也能成為象G那樣的人。這和愛情不一樣,很難想象在愛情里,愛上一個人是想成為和他(她)一樣的人。
D對F的恨是復雜的,既有自己爭寵失利的嫉妒,更有對G的深深怨恨的轉移。這種怨恨不僅僅是因為失寵,更因為那夜偷窺之后,偶像倒塌,G粉碎的不僅是自己的形象,也是D的自我投射,我敢說,之前的D絕沒有想到她竭力拼搶的寵是這個方式,也不會認同自己想要成為的原來是這樣的人。
在她和同學冷眼旁觀G追著F那一幕時,草地上那兩個人她都恨,甚至說不清更恨誰一點,因為盡管她當時不肯承認(包括跟自己承認),她其實是明白那天夜里F是無辜的。然而當她坐到G身邊,G無助的倒在她懷里后,她對G的恨就完全轉移到F身上了
這片子的主角到底是誰?
是擺出桀驁不馴姿態,讓學生欣賞崇拜,其實都是謊言的MissG,還是真正見過大世面、與教會學校格格不入一心想離開這里的西班牙貴族女孩費雅瑪?我覺得應該是那個占有欲極強,最后蛻變了的女孩Di。
Di一出場就不是好惹的。一臉霸氣,是小團隊的中心,是秩序的建造者和維護者。有一個細節是她懲罰隊里的一個女孩抹黃油,惡狠狠的威脅要把她穿起來烤,然后還和同伴解釋一下這種威脅對于建設團隊秩序的必要。儼然是個領導者的姿態。
Di對MissG的喜愛和崇拜有點過分。密閉空間里的強烈依賴。有點SM的味道。G只要一出現她就開心,努力做好一切都為得到G的偏愛。MissG是她在封閉世界里對外界全部幻想的寄托。她覺得外面一定很美好,因為MissG就是那么美好。然而這個時候費雅瑪來了。她是貴族,又美麗又見過世面,跳水的技術也和她們根本不在一個水準線上,家里寄來的糖果餅干都那么高檔,最最讓她妒忌的是,MissG把對Di的偏愛都轉到了F身上,她是那么那么欣賞甚至討好這個費雅瑪!
Di開始懷疑自己構建的那個一切都以MissG為中心的世界
這個故事另一個引人深思的地方就是關于勇氣的傳遞。Miss G沒有勇氣,但她有一個關于勇氣的夢想。Miss G的夢想鼓舞著Di,讓她在面對清苦的寄宿生活時,能夠先于別的女孩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沒有可能回到家里,并且積極主動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在Di和 Fiamma充滿沖突的接觸中,Di又把面對生活的勇氣傳遞給了Fiamma,讓Fiamma不再逃避自己被家人拋棄的事實,并且有了先向Di示好的勇氣。
太多人將《裂縫》的劇情簡單化和庸俗化了,原以為那只是電影簡介的用語,意外的是,居然也有看過電影的人把它當做一個講述變態的迷戀、情欲、嫉妒的故事,這未免有些過于商業化和噱頭化了,這部電影中表現的人性的復雜,并不是一個數學公式那么簡單,甚至也不是一個化學方程式。
G小姐迷戀的不僅是fiamma本身,她迷戀和崇拜的,是fiamma的經歷和生活——G小姐理想中的生活,也是她一直在偽裝的生活——周游世界,去完成各種冒險,做一個勇敢飛翔的人。這實際上,也是Di迷戀G小姐的原因,她在G小姐身上看到了另一種充滿魅力的生活,這成了處在封閉的寄宿學校中的女學生們的精神寄托,倔強如Di,是絕不可能讓這種夢想破碎的,她必然會誓死保衛它——并不是G小姐,而是她無望生活中的唯一出口。所以在知道G小姐要離開時,Di絕望地喊道:“我們什么也沒有了!”
但G小姐對Di的“解放”事實上是對她最大的禁錮,她讓Di滿足于這一切她構筑出的幻象中,而放棄親自去冒險的想法,從而將Di永遠地留在身邊。所以說,Di對于G小姐是特別的,因為只有Di知道這地方是forever
我猜,你的身體里有條裂縫。它時而輕巧纖弱,不易察覺,直到有天在陽光下曝曬之后,你才得知,這么多年,那些關于它的隱隱作痛和執著。
從小說《裂縫》看南非草原一望無際的荒漠,也許有一只獅子在曝曬的日頭下齟齬獨行,然而假設時空過渡到英國陰暗潮濕的冬春,那導演Jordan Scott的目的就不再便是僅僅塑造適合于英國國情的受眾視角——以傳統的教會學校為背景,而是讓劇情透過鏡頭變普通的明媚的景色為詭譎的陰暗的景況以增強“裂縫”的張力。
'desire'是有關“裂縫”恰到好處的描述,作為核心關鍵詞的“欲望”在電影里實則貫穿始末,電影中的主要核心人物,都受到自己欲望的驅使而將自我撕裂,如果非要和電影之名有些許關聯,這個論點應當并不孤立和孱弱,當所求之物是不可得時,便也無法奈人生之何。
電影的主要框架圍繞著一所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教會學校展開,女跳水隊教師G和她所帶領的十二個女孩,以并不歡迎的姿態迎接新近加入該學校的西班牙貴族女孩費雅瑪,欲望的萌芽其實早已根植于這所表面看似傳統嚴謹的教會學校當中
《裂縫》白日夢想家的大型裝逼失敗現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