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許鞍華拍的,所以對這部短片的解讀不只限於效果。反而,好像從許鞍華的眼睛看到一些純粹的,她想要探討的更大內容。
此時的我剛剛回到大陸,面對昆明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感到些許陌生。離開了臺灣,忽然意識到在那裡潛在依賴的一種人情味,仿佛有一種底子,兜著漢人骨子裡化不開的味道(當然,它也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如人情世故)。這方面,香港與臺灣的一些有誠意的導演是保留了的,在他們對自身經驗/時代變遷的反思中,你方能看到整個大陸,在革命敘事與商業巨輪滾過之後可能遺失了什麼。
因此
《七里地》同隔壁《啥是佩奇》都是年底的宣傳片,一個宣傳電影,一個宣傳支付寶。倆片類型相似但卻正好形成兩個極端,《啥是佩奇》是一個顯然由專業廣告團隊做主的片子,了解觀眾的需求,觀眾需求什么?過年了,需要一點暖心的故事,《舌尖》即是如此。而《七里地》作為文藝大導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半點許鞍華的影子都看不到,僅剩下了許鞍華平述日常的表現,內核反而像什么,像央視每逢過年記者們問老百姓的“你幸福嗎?”10分鐘的片子主題空洞,動輒橫跨70年祖孫三代人,但是五十年代的社會矛盾

一地雞毛的短片片 七里地|不說不知道是福,說了不如隔壁那只豬。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