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20:41
首映:1983-12-02(中國香港)
年代:1983
時長:92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6.7
觀看數:73965
熱播指數:221
來源網:三年網
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版楊過,翁靜晶版小龍女。(2005.08)
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邵氏電影《楊過與小龍女》應該說是《神雕俠侶》眾多影視版本中的精品。飾演小龍女的翁靜晶透露出一股淡淡的輕盈氣質、相貌極佳、超凡脫俗。可惜早早息影,下嫁劉家良。哥哥張國榮剛出道不久,自有幾分青澀滋味。
凡改編《神雕俠侶》的電影都面臨一個細節的處理,金庸為成就作品的完美而破壞了小龍女的完美。本片值得稱道的也是此處,導演沒有安排小龍女的師姐李莫愁成為一個惡人,而是開導她去追求所愛,破除了所謂的“處子情節”。影片刻畫的不是一幅包含江湖眾生相的圖景,而是主推楊過和小龍女的生活,顯得情節緊湊,扣人心弦。
和其他的版本相比,此片中的小女龍雖不食人間煙火,卻有江湖氣質;而楊過雖身世坎坷,卻算不上悲情人物——看過不致過于悲傷。邵氏不少武俠片都有文戲過弱的問題,而此片在男女之愛上用足了鏡頭,可謂是俠骨柔情。
不管怎么說,作為張國榮的早期影片,是有必要重溫的,那時哥哥的眼中就有種落寞氣質,讓人心醉,讓人迷離。同時,翁靜晶是不折不扣的美人,那種味道,蔚然天成,難以忘懷。
金庸的影視劇太過泛濫,所以看這部電影只是為了看看國榮。
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愛上國榮是因為他后期的作品,我也不例外。
可有機會瞅瞅他青澀的樣子,還是頗為有趣的。
像是你看你喜歡的人小時侯的樣子,因為喜歡他,所以,
無論小時侯是如何,還是會喜歡的。
其實國榮最讓我發笑的還是他早期演寶玉的狀態。哈哈。
邵氏的片子都有一股調調,
這片子的小龍女完全不像個師父,完全是一花癡少女。
楊過呢,也就一毛小子。
我覺得所有的角色刻畫得都很淺薄。
可能是演員表演的痕跡太過做作,
可能是現在的我看慣了現在演員的表演。
阿彌陀佛。
《楊過與小龍女》在知道劇情的情況下看這部電影還是能看下去的,我也是很佩服邵氏電影的快節奏。以前只認真看過古仔版的楊過,因為聽了《愿能比翼飛》才想到這部電影的。這首歌是Leslie少有的清新純情合唱歌,果然很符合這部電影的主題,因為這是一部愛情片。“掀開那冰冷面,心似寒梅冷艷,始終也找到絲絲溫暖,這是個新的開端。”翁靜晶還是很清麗的嘛,張國榮倒是沒怎么變,83年也只是比后面更黑了點。
小的時候看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雕俠侶》,總是急得跳腳,在悲傷和捉急的情緒中來回搖擺。
后來看金庸未修訂版的小說,梳理情節,仍舊免卻不了時時的心塞。
今天偶然電視播放張國榮版電影,和老媽一起看,勾起許多兒時回憶。
在《神雕》諸多版本里,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翁靜晶版的小龍女,比李若彤多些空靈,更率性些,少些憂愁哀怨,十分美艷。張國榮的扮相現在看來有些土氣,鐵槍廟中楊康匆匆驚鴻,因見我所謂的“土”大約是造型師刻意追求的效果,凸顯楊過的純真與落魄。
六年以前看《楊過與小龍女》我給了三星,當時覺得情節拖跳,中心不明,虎頭蛇尾,總之可以挑出一大堆的毛病。現在再看,心境不同,著眼點不同,反而覺得很多地方處理的很可愛。
第一遍看時,心里想著原著的情節,但其實是在孤立的看待這部電影。
每一次看《神雕》,看楊過忍氣吞聲千夫所指,被誤會被陷害,受盡委屈窩囊,終于交上狗屎運,走上人生巔峰,都覺得蕩氣回腸。個中滋味,每每品嘗心情都陳雜。
《楊過與小龍女》中,除了尹志平奸污小龍女以外,幾乎刪掉了所有心塞的情節
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版楊過,翁靜晶版小龍女。(2005.08)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