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剛看電影那會兒,庫斯圖里卡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據說,只要是他拍的電影,鐵定能拿到三大電影節的大獎。就像是電影藝術百年難得一遇的寵兒,庫斯圖里卡征服了所有觀眾。這種可以稱呼為“超現實主義”(或“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兼具了戲謔、癲狂與黑色幽默。如同墜入一個不斷加速的夢幻世界,觀眾在流動的盛宴中沉潛,迷醉,失去控制。一方面是全身心的歡暢,另一方面又時常感觸到傷感。
2.
觀眾的這種反應

《牛奶配送員的奇幻人生》,又名《送奶路上》(On the Milky Road)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南斯拉夫內戰時期的愛情故事。
改編自三個真實的故事,背景設置在南斯拉夫內戰時期,這一部分是真實。庫斯圖里卡還加入了許多夢幻的內容,比如那條順河水飄走的白裙,突然被披著彩色羽毛的鳥叼著,送到女主角Nevesta面前。
<圖片1>
Nevesta和Kosta被敵軍追趕,藏到了一棵樹上。Kosta抓著Nevesta輕松一躍,飄向空中。
真實與夢幻相結合,構成了這部電影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一部分人覺得它晦澀難懂,另一部分人覺得它妙趣橫生。《送奶路上》鮮明地體現著庫斯圖里卡的個人風格和美學觀念,最典型的自然是他獨創的“馬戲團美學”。
庫斯圖里卡的電影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動物在電影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或是象征、或是隱喻、或是構成情節,或是營造出一種氣氛。這些形象組成了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畫面,人與動物間的交往更表現出一種“萬物有靈”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動物的“有靈”,或者說“擬人化”,也是庫斯圖里卡電影里魔幻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你死了,誰還會記得那個女人和你們的愛情”,這究竟說的是戰爭中渺小又偉大的愛情,還是南斯拉夫這個已經消失的國家?!當科斯塔背著石塊蹣跚登山時,那不就是西西弗斯么,一個人一個民族在上帝面前做著英勇又無畏的抗爭!
上一次看《地下》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半部分內戰再起時,黑仔追著馬高圍著倒立的耶穌繞圈,而這部電影的結尾,掠過地雷告示牌的墓碑,鏡頭旋轉拉起,則是科斯塔用一顆一顆石塊壘起一片無名的墓地,虔誠的記下自己和那些死于戰爭中偉大的愛情,就這兩個鏡頭

牛奶配送員的奇幻人生:精益的奇幻片 魔幻現實公路片和無人懷念的愛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