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色調和背景音樂都不錯,故事性比較差。跟龍紋身比相差很大,人家也是小說改編。導演想說明什么呢?一定要周圍的人死光,主角才會下定除惡務盡的決心嗎?心理轉變太牽強。
還有這個結尾是怎么回事啊?我沒看過原著,但是一定要讓變態殺人狂逆襲一下才玩完嗎?這又不是十三號星期五!看完后我還希望那個沉默者也和杰森一樣永遠殺不死得了,畫蛇添足啊!爛結尾啊爛結尾!沖這個結尾減半星。
還有中間那段DEA出現的也突兀,消失的也突兀,本來我還以為結尾會有個前后呼應呢。就是為了顯示有輛相同顏色的車嗎?劇情真不搭調。

迄今為止看過的連姆·尼森電影中最暗黑的一部,在他眾多的同質化“營救系列”中,顯得格外突出,無論是劇情和表演都有了深度。
劇情和影像風格讓我聯想到丹尼斯·維倫紐瓦的《囚徒》。人口失蹤、潛藏在暗處的變態兇手、陰郁的街道,無限恐懼而無力反抗的受害者,死亡般蔓延的恐懼……
相比《囚徒》層層緊繃的懸疑張力,本片過早地揭開兇手的面具。起初以為兇手二人是緝毒局特工,以私刑懲戒毒販,如果人設如此倒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誰都沒有想到史泰龍召集的一幫黃昏孤膽英雄大制作《敢死隊2》卻在商業上輸給連姆·尼森的《空中營救》,也許是他的背影和聲音觀眾一種滄桑感和黃昏的懷舊和憂傷。
這一點內心的表達式其他孤膽英雄不具備的這也是連姆·尼森迎來演繹生涯作為主角的春天,雖然他在蝙蝠俠系列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本片是偵探片的節奏,另外的一條線是這位退休警探的內心的救贖。

“行過死蔭之地”是其1992年的冷陰暗的推理小說。在當時來說是很不錯的題材,綁架殺人,基佬,肢解,各種獵奇,把紐約的陰暗和人性的扭曲表現出來。不過,我其實對推理小說也不是完全了解,不是屬于考證黨的那種。當代美劇很多手法,各類人性的闡釋,很多都來自于前輩們的杰作。對這部電影我還是有較高的評價。
不過,在比這部電影還要獵奇的電影,美劇,動漫等作品,覺得還是有些平平。(請大家不要噴我,我知道電影的目的不是表現畫面,可能是獵奇向看的有些多了)
“行過死蔭之地”為森叔和大表哥夢幻聯動值得5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