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mdog Millionaire
我覺得英文里住貧民窟的人的構詞很有意思,特別是這個dog。狗似乎比貓及其他更更廣泛的被用于描述一個人,中文里多是些負面的含義,舔狗,走狗,若要立馬想起一個悲慘動物的形象,一條臟兮兮的流浪狗應該會是最容易被想到的。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印度形象的一個明喻,它有著淵源極久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有流傳度極高的民生問題。故事以自貧民窟幾乎未受教育的主角一個個回答出知識問答節目的題目為主線展開,穿插回憶促使其知曉答案的經歷,slumdog的一種人生畫卷也由此鋪開

富蘭克林曾說人人生而平等,我想這不過是一句政治家用來偷換概念的宣言罷了。在每一個嬰兒脫離母體的一霎那,就已經被打上了難以改變的標簽。也許是含著通靈寶玉,也許是叼著貸款清單。之后的努力不過是一個添頭,因為從一開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線上。部分人的真實經歷證實了努力可以改變命運,所以雞湯文章一度稱霸圖書市場,但是你永遠撈不到那些最關鍵的干貨——他們的機遇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
賈馬爾在“百萬富翁”游戲中一路過關斬將,卻難逃被懷疑的命運。主持人用計陷害,警察私刑拷打,都是那傳統的階層觀念在作祟。富貴與貧賤的角色早就被劃分完畢,如果誰越過了階層的桎梏那就是大逆不道——人們可以同情一夜之間破產的富翁,卻會把一夜暴富的窮鬼看作死仇。
賈馬爾是活學活用“聯想記憶法”的典范。要知道那些枯燥而遠離生活的知識是很容易被遺忘的,但是我們卻對生活里的很多瞬間念念不忘。因為情感是記憶的催化劑,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些事情堪稱“刻骨銘心”,那么我們怎么能把它們遺忘?
更何況,賈馬爾所遭受的苦難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男人希望能像弟弟杰瑪一樣,童年能趴上不知終點的火車四處游蕩,像星矢一樣怎么被折磨都死不了,有個從小就寧愿下地獄也要保護自己的哥哥,然后哥哥死了,自己中了兩千萬,將從小心動的女孩據為己有。
女人希望能像拉提卡一樣,有個從小就中了邪愛上自己的男孩,不僅單純癡情人長得帥,運氣還很好,能在自己不再純情,臉被刀抹過以后,中個幾千萬,把自己從百萬富翁手中搶過來,過上了億萬富翁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說人品的作用,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不勞而獲。
如果我們看重人品,那么你愿意當弟弟還是當哥哥?
那些上流社會,能有幾個是白手起家,他們只是在出生的時候中便了頭彩,進入貴族,成了公子,當上千金。階級社會就這樣形成了:對每新到的成員開一次獎,沒中的就去當平民,成為了社會中的大多數。
他們不懈地希望能夠得到所謂“平等”的權利——再一次平步青云的機會。終于誕生了杰瑪。然而作為統治社會的貴族們,怎可輕易分享自己撿到的資源。主持人從開始便喋喋不休地挖苦杰瑪,最后不擇手段地阻撓杰瑪繼續晉級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哥哥也是好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