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電影院看了電影,關注了多年賈導的電影,這還是第一次為賈導貢獻票房,說實話,一開始我還以為全場就我一人(有種包場的感覺),之后又來了兩位女生,再之后……
關于整部片,我更喜歡以一部散文的視角去感受和分析:
第一幕,巴西,時間的記憶。
小男孩的母親說,“時間停在了11月5日。”,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月后,三個月后,六個月后,十八個月后……小男孩的記憶,對爸爸的尋找,始終定格在那場泥石流沖撞的前夜,一響獨特的哨聲為時間的記憶留下了一抹色彩。
第二幕,俄羅斯,時間的聯結。
男子微弱的發出聲,“我還能活多長時間。”,她說,“我就是你的時間”,一條導管,一把破爛的手風琴,組成了一架“人工氧氣機”,時間否定了永動機的可能性,但又令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聯結。
第三幕,印度,時間的寄托。
老人在沒遇見流浪男孩時,他的時間消耗在了哪里,電視,書籍,音樂……無限的內耗,小男孩的出現,使老人時間的插頭找到了他的插臺,小男孩的突然消失,與其抱有車禍逮捕的種種猜測

?????????????????????《時間去哪兒了?????????????????????》?????????????????????????????????????????????????????????????????????????

“時間去哪兒了”一個開放式深邃的命題,放到金磚五國的導演們手中,以不同類型、內涵的短篇,色彩、特點鮮明地呈現出來。男孩也許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父親;男人的生命全靠女人開合手風琴來維持;老年生活多彩起來時間輪轉飛快;舊日美好時光逢春倒流;每一次重生都是靠自己破除枷鎖。人類終究是渺小的,時間和生命都是那么的不可控,但在歲月的鐫刻下,我們的生活形成一塊情感的調色板。它可以鮮艷跳躍、濃重幽暗、清澈透明……,它從來不止一種色彩。

6.4,數字運算,9分分配給5個短片,每部滿分1.8按喜惡順序,分別為俄羅斯、南非、中國、印度和巴西,共計得分5.4,加1分給主題策劃。沃爾特的最強扭主題;印度故事太乏味;賈樟柯生硬扯成政策和時局宣傳片,但還算暖心;南非將主題宏大了,有擴展成長片的賣相如第九區;俄羅斯最有意外驚喜感,且呈現凜冬的過癮“動靜”。

時間去哪兒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