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2 08:34
首映:2006-05-26
年代:2006
時長:93 分鐘 / Ge
語言:波斯語
評分:8.0
觀看數:37050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越位:Ayda Sadeqi領銜,快樂與性別無關
隨著解說員宣布比賽結束,伊朗陷入了全民歡歌,喜悅感順著屏幕蔓延開來,融入腦海。一群伊朗女孩為了見證祖國進入世界杯決賽圈,拋下傳統道德觀,盡全力入場看比賽。即便是要接受來自傳統道德的阻攔被集體送往刑警隊。《越位》這部影片在敘事手法獨樹一幟、視聽語言運用恰到好處并且在主旋律同時批判了傳統道德對于女性的歧視,成為捍衛女性權利的武器。
敘事手法采用了常規式敘事手法,但明顯沒有一個確鑿無誤的人物成為主角,而是六個女孩一起,通過女孩們和士兵等人的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應該是很沉重的題材,關於男女平等,關於自由,剛於9月7日上映,導演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的《越位女球迷》(Offside),卻給了我們一齣喜劇,以笑聲掩去沉重的味道。
今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得主,《越位女球迷》描述伊朗大戰巴林爭奪在德國舉辦的世界盃決賽權,然而法律規定,女性不得進入球場,6名不想乾坐在電視機前的年輕女球迷,只得冒險將自己化身男性,穿上恤衫戴上Cap帽,在臉上畫上國旗掩人耳目,甚至有人偷得軍裝扮士兵,扭盡六壬,只為在球場上感受那股「現場感」。
不是女性,不是身處伊朗,卻也不得不著急,明明沒有大礙,為甚麼戲院可以男女同場,球場卻不可以?土兵的僵硬反應,女球迷用盡方法都不得其門而入,不禁叫人又緊張又擔心。導演在片中鋪排絕妙橋段,如其中一名少女需上廁所解決,士兵不得不用球星的海報遮住她的臉,以免被人看到她是一名女子;還有雌雄莫辨的少女、穿上軍裝的古惑女,及偷運煙火進場的少年。
影片最後是伊朗成功晉身決賽,少女們在被押送到風化組途中聽到消息,興奮得在車中放煙火
身邊有不少朋友是球迷,尤其很多女球迷提起自己的喜歡的球星來更是如數家珍。作為北京人,每個賽季去工體給國安加油是她們的最愛。在這樣一群球迷朋友的渲染下,我也逐漸開始了解足球,雖然其中沒少鬧笑話吧,但也算略知皮毛了。
關于越位,我只知道這是一個足球術語,貌似是說當射門的時候,前鋒跑到了對方后衛的前面。但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卻忍不住為這精彩的譯名鼓掌叫好。
在網上查找了一些資料后才知道,在伊朗,女性是不可以觀看足球排球等體育比賽的,理由是在賽場上球員著裝暴露有礙觀瞻
在我的了解范圍內,亞洲國家的電影產業,比較好的有中國(包括港臺)、韓國、日本、伊朗、泰國。其中中國電影我肯定喜歡。從八十年代起,國際社會也認可中國電影的成就。日本的電影,因為文化偏見,我不喜歡。韓國電影,在剛剛列的幾個國家中,我以為是最稀爛的。思想文化都沒有。就是美女帥哥加丑女丑男。韓國電影大量的進口中國,純粹是對中國人的精神污染。不過我們受眾基數大,居然也有這么一大群無頭無腦的人喜歡、癲狂。
伊朗實在是個奇怪的國家。以往對伊朗的影響就是:伊斯蘭、恐怖主義、貧困、中東、核武器。這些被灌輸的概念。殊不知伊朗的足球和電影想當的發達。
電影《越位》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伊朗電影了。《小鞋子》是第一部看過的伊朗電影。當時感動的的一塌糊涂。今天看的《越位》也一點也沒讓我失望。有影評認為電影反映了伊朗對婦女的壓抑。導演在呼吁男女平等。和其他影評人一樣,我對這種看法不以為然。這位先生很顯然是采用了美國人的價值觀,站在美國人的視野上來看待問題的。這就是自由主義的價值觀
1
“越位”在這不只是足球術語。
誰越位?是這些愛看足球的女孩,還是政教合一的當權者。
賈法·帕納希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但《越位》電影本身已說明一切。
這部榮獲2006年度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電影,
給導演本人惹了不少麻煩、
電影禁映,還被禁止拍片。
強人內賈德執政時期,可謂伊朗社會的最沉悶期。
帕納希講述這部電影創作經過說,
他從小就喜歡足球,只是長大后的興趣轉向了電影。
2000年,伊朗為爭奪“世界杯”入場券,
體育場外集中了5000多女人,那場面讓他震驚,
越位:Ayda Sadeqi領銜,快樂與性別無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