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7 17:03
首映:2019-09-27(中國大陸)
年代:2019
時長:85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5.1
觀看數:84646
熱播指數:5703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江南:馬洋作品,史上第一部超長國企動畫廣告片用85分鐘告訴我們,“莫欺少年郎”
應邀參加動畫片“江南” 點映,英文名是“ KIANGNAN 1894”,注意這個特別的年份,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一年發生了什么,甲午年,黃海海戰,大東溝海戰,劉公島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威海衛陷落,簽署馬關條約,賠款八億兩白銀,中日兩國從此走上不歸之路的分水嶺。
說的是江南制造局,本是洋務運動的產物。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叛亂之后,洋務派中的有識之士痛定思痛,希望在不改朝換代的前提下做工業技術改良,師夷長技以制夷。以為船堅利炮,即可化解帝國危難。時勢造物,江南制造局
故事挺簡單的,一個船幫上的孩子陰差陽錯成了江南制造局的學徒工,天縱其才年少有為,尚卻磨煉,遇到了大時代的故事。機匠,艦船大炮,六管加特林,日本,國仇家恨,大時代的雜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其實是相當不錯的。當然放成年人的角度來看,稍有無聊和莫名,人物刻畫也有點單薄和不知所云,故事也不算好故事,只能說作為一個中國動畫電影,差強人意吧。
不過一開場和最后結局倒是有兩條隱約的暗線,其一是師傅兒子的死因,很明顯師傅對于兒子的死非常在意,結合師姐的原話“當年要是有鐵甲艦
影片以江南造船廠前身為原型,以民族工業為題材背景的江南制造局一名徒工成長為機匠的歷程,再現百年前我國造船工業的時代背景。頌揚了軍工人的家國情懷,更展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學習到自主研制的圖強之路,體現了軍工報國的民族精神。"莫欺少年郎,少年遇風就能長,只待他日春風化雨來日方長",片尾曲表現出少年的人生選擇,寓意新一代造船工匠有夢想、有擔當、有靈魂、有血性、有品德的軍工人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
宮崎駿畫風,民族重工業題材的國產動畫。感覺劇情結構不是很好,有點少?大致就是"看了份圖紙"造了個槍救了個人?嗯,主角是個學徒工,干了三年比師傅還牛?最后造了我國第一個潛艇?表示有點迷。。。就片尾曲還行。
莫欺少年郎,少年遇風就能長,只待他日春風化雨來日方長。
少年郎少年狂,少年懷里滾燙希望,少年敢為夢想去闖蕩。少年眼中燃燒倔強,少年的字典里沒有投降。
最后很迷的是英文的片名是KIANGNAN,是因為江南制造總局?差點以為是韓國人給打的片名。。。
這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好故事!讓我們看到當年清政府國力衰弱,故步自封、缺少技術與防御能力,戰敗是必然的,卻激勵有夢想的仁人志士,奮發圖強、堅持不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國力與國防實力。啟發國人勿忘國恥,只要有夢想,無論經歷怎樣的歷史發展,都會讓有限的人生閃閃發光、讓祖國更加富強。我以后也要做比師傅厲害的徒弟。
1868年,中國歷史上第一艘機器輪船在上海下水,輪船由江南造船廠制造,曾國藩曾為這艘船取名恬吉,寓意「四海波恬,廠務安吉」。
動畫電影《江南》以1894年江南造船廠為軍艦制造機械快炮為背景,影片中,造船廠的技師陳鐵寒兩次提到為輪船提供蒸汽動力的煤質量不高,一次是在造船廠的廠房內,第二次是他隨水師作戰、在海戰開啟之前。在海戰中,水師艦隊趨于下風,配置了造船廠打造的快炮的鴻遠艦彈盡糧絕、船艙進水,指揮鴻遠艦的管帶大人命令將鴻遠艦撞向敵艦。1894年,中日黃海海戰爆發
江南:馬洋作品,史上第一部超長國企動畫廣告片用85分鐘告訴我們,“莫欺少年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