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奔波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有的人碌碌無為未著一筆,有的人在等待中堅持一個信念,有的人在挫折中實踐唯一的信念……
號稱愛他的人很多,曾經千千萬,曾經人們急切把他的掛在胸前背后,生怕有什么不符的地方被人嘲笑。在這樣熱情的期待中,人們昏昏欲睡應付了這樣一部電影,然后說太失望了,就算給自己曾經荷爾蒙沖動畫上一個虛偽的句號。
時尚找到他,鋪天蓋地,在他走過的陽光大道旁邊的羊腸小道上越偏越遠。有人說這是切的悲哀,我說切一直昂然屹立在陽光的方向,只是這個浮躁的時代給他穿上這樣那樣的花花綠綠,而浮躁的人們同樣的虛偽,如浮萍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在抱怨自己流離的追逐而一無所獲后,從未追問自己的信念是什么。這不是切的悲哀,是人們的悲哀,是時代的悲哀。
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流水一般的紀實如陳年老酒,從濃郁的美洲彌漫到我的小房間直至心房。
電影讓我產生了幻覺,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已經不是本尼西奧?德爾?托羅,明明就是切,雪茄、氣喘、簡短的話語、堅定的眼神。

我之前對切·格瓦拉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選看這部電影,一是想更多走進這位傳奇革命家,二是切曾到我家鄉的糖廠考察過,也算是有緣。這部分上下部,長達四個多小時的傳記式電影,以紀實敘事的手法,講述了切從與卡斯特羅相遇領導古巴革命到玻利維亞的失敗與逝世這一段波瀾起伏的革命生涯。它使我對切的革命理想、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同時對中國青年的理想、社會的精神道德有了更多的思考。
自1967年切遇難以來,全世界的人們至今仍然懷念他。他那種英雄色彩的,悲情的人物形象

切·格瓦拉傳:游擊隊:斗士,但不是領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