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初開始本文的時候處于一種喝了太多咖啡+白天運動太多的亢奮狀態,因此在那時并沒有要求嚴肅的邏輯,只覺得應當盡可能多的把當時同時漂浮在腦中的想法記錄下來。我想在之后我應當根據已有內容重新整理一篇有重點的和節奏的 *長短評*,既然我已經開了這個頭。現在就請先讓我來簡單地把我沒有完成的部分補齊吧。
(終歸是感性歸入理性嗎?或者在我的例子里,根本就是理智戰勝了癲狂)
此時我真心地希望豆瓣也可以為各種文字引入版本控制

老頭子再次裝逼成功!
這并不是一部找到真愛的浪漫愛情電影,而是一部血淋淋的《混圈裝逼指南》。老頭子一貫的高捧紐約上流社會的社會階級鴻溝電影,電影里男女主角的“互不理解”并不是平等的性格差異,而是老頭子想要表達的“紐約上流階級圈層”是下面的人無法觸達的。
老頭子狡猾之處在于,表面反著說,加深了整部電影的反諷。整部電影沒有男主角對女主角任何不好的評論,甚至男主看似作為弱勢的一方是“陪伴”自己能干優秀的女友來紐約做訪談,全程大夸女主各種優秀厲害,自己無所事事打發時間

那天為了一掃前日奮斗的疲倦,也給打雞血的自己一份精神甜點,我誤打誤撞地一個人包場看完了《紐約的一個雨天》。
聽文藝男孩蓋茨比在雨天躲進前女友的家,順手在鋼琴上淺彈輕唱,低回的琴聲配上一個形容倒霉蛋的自嘲歌詞,忍俊不禁之余心里正琢磨,這小情小調兒,這迷人的憂郁的魂兒,卻套上一個輕飄飄地,還有些可笑的殼兒,太像伍迪·艾倫的喜劇風格了,看他的片的節奏就像孩子去坐旋轉木馬,一股子打打鬧鬧的節奏,也是雨點刷刷下落般的欣喜。
結果糊里糊涂看完,再一查,發現正是老爺子他本尊的作品

紐約的一個雨天,觀影結束回頭看題目,覺得再合適不過。
伍迪艾倫老爺子還是適合寫紐約,陰郁的雨天里,用一個荒誕的故事,串起了我們熟悉的紐約,比如維多利亞女王車站,比如中央公園,比如現代博物館。
而除了紐約的物,老爺子還在不遺余力的描繪紐約人的氣質,上流社會的偽善,花花世界的肉欲,只有Gatsby如一股清泉,彈起鋼琴唱著上個世紀的老歌,八面玲瓏的外表下是和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老爺子也借Ashley之口,說出了自己對Gatsby的總結,或許也是對自己的夸贊,quaint,古雅的。
在電影散亂的敘事中

看完《紐約的一個雨天》,我們將影評的著力點置于階層分化上面,男主生于富裕家庭,從小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十分想反抗傳統的高階層教育,且自此形成了喜歡灰蒙蒙雨天的性情,有些許近于舊藝術流派的思想;而女主則生于中產階層,對于上流社會的各種誘惑明顯無法抵抗,這里明顯擺出了階級層差問題。而就此,也正是由此,在大名鼎鼎的電影明星以及導演等人接近女主的時候,她無法抵抗這種自上而下來的全新的壓力,從而讓她甚至在電影明星問她是否有男朋友時,回答了模棱兩可的答案,甚至想和電影明星發生點什么

《紐約的一個雨天》2019年,誰看完了不想說一句有錢真好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