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2 20:06
首映:1983-09-21(中國香港)
年代:1983
時長:92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5
觀看數:46540
熱播指數:1518
來源網:三年影院
【火燒圓明園】即使是一把崛起的怒火,也燒不回萬園之園。
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遭受大火,哥特式塔頂倒塌,多處木質結構被燒毀,全世界人民為之傷感。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圓明園被大火燒毀,一百五十一年來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化為灰燼。
2019年5月3日,我觀看了這部電影,心情甚是沉重。因為歷史離現代生活很遠,圓明園事件的沖擊隨著時間漸漸變淡,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一開始的印象可能還不及巴黎圣母院。可是,殘骸一直在北京的土地上佇立,我們從歷史課本中讀過、看過,從老師口中聽過,但對于自己而言,它就像理所當然存在的符號
故故宮著名專家朱家溍先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主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的顧問。該文是朱家溍先生在電影公映后就片中的一些問題答《文史知識》記者問。從中能學習到不少的知識,也可看出拍攝歷史劇,要想達到“真實”“準確”的效果,確實是不容易的,要注意到方方面面。雖然這兩部電影有著不少的缺點,但總體來說確實是清宮劇、歷史劇中的佼佼者了,不是當下的那些古裝劇能比的。
----------------------------------------------
按:《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兩部影片公演了,我看過之后,又閱讀了文化藝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特刊。這本特刊載有一篇《李翰祥導演答本刊記者問》,其中有李先生幾句話,“我拍過不少清官歷史片,我所追求的不是電影,而是生活,也就是說,我念念不忘的就是‘真實’這兩個字。”我覺得這兩部影片,從真景真物來看,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影片,“真實”二字是很地道的。但情節包括生活細節,卻有若干處不是當時所能發生的。究竟藝術真實和歷史真實是否有根本的矛盾?如何達到既是藝術手法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寫在教科書上的中國近代屈辱,而在中國近代屈辱史上還有多少事件無法被一一錄入史書,還有多少沒有寫進教科書,還有多少是當代我們沒有了解到的,他們是強盜,是禽獸,如此殘害我國民,如此掠奪我們中華瑰寶,我們不僅痛惜我國的無數珍寶,痛惜我國人千萬性命,更加為我們丟失的千百年文化文明,為我們丟失的國家尊嚴所痛哭,咆哮。看這部電影引發我想到了清末至抗日戰爭這段歷史,人民承受的苦難,國家受到的屈辱,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
對歷史故事題材的電影情有獨鐘,特別是涉及女人的。自古以來,女人似乎與政治無緣,也確實是一直都在打壓女子當政,但這個女人算是給女人“長臉”了,那就是老佛爺慈禧,當年她還只是個叫玉蘭的姑娘。
但,野心大概從出生就俱來了。
關于慈禧的電影、書籍作品看了不少,但總覺得只是冰山一角,好想穿越古代,變成隱形人,看看這個女人到底是怎么度過她人生中的每一天。無比好奇。
要說火燒圓明園和她有直接關系嗎,我看也不是,根本問題還是出在皇帝身上,正是這個咸豐皇帝把國家的安全問題進一步推向深淵
【火燒圓明園】即使是一把崛起的怒火,也燒不回萬園之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