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9:40
首映:2014-10-20(羅馬國際電影節)
年代:2014
時長:102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6
觀看數:5487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汾陽小子賈樟柯】“我自由了,但我連個能崩他腦袋的敵人都沒有。”
我悲觀,但不孤獨,在自由的問題上連孫悟空都和我們一樣。——賈樟柯
我把電影分級當作一個等不到的玩笑,如果不是因為賽勒斯的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我沒想過這么快就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正常放映的《小武》,《站臺》,《天注定》等等。
與其說賽勒斯給賈樟柯拍了一部紀錄片,我狹隘的認為,他送給了影迷和電影學生一部加入了視聽元素的新書。
賈樟柯屬于我印象中那種思路及其精明的有頭腦的山西人,我估么著,如果沒進入文化產業,八成也是個不賠錢的煤老板。他是導演里最愛寫書編劇,編劇里能駕馭影像的理論家,每拍一部電影,就附贈觀眾一本書,一來給影迷劇本和工作手札收藏,二來防止普通觀眾的銀幕隔閡,三來穩住了影評的主動權。如《故鄉三部曲》,《中國工人訪談錄》,《賈想》等等一些,我們看到,在允許出版發行的文字里,他闡述著自己不被允許發行的影像,介紹它,一如介紹自己的故鄉,家庭,和自己。
最初,我看著300mb的《小武》,500mb的《站臺》,在rmvb格式里感慨這個拿dv拍電影的導演的窘境
本來寫的是短評,但字數太多放不下就移到這里吧。
正如片中一場講座主持人對賈樟柯先生的介紹:他是一個導演,但他更是一個思想者。他的電影反映了他對時代,他對人的一種觀察,一種思考。
片中的一些場景和對賈先生的訪談也勾起我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思考:
1.遙想當年第一次看《小武》應該是2000年左右在街邊店買的刻錄VCD。
2.當年賈樟柯在音像店知道馬上有一部“賈科長”拍的片子《站臺》就要到貨了的復雜心情,我想賈導演見到的那部盜版碟跟我手頭的應該一樣吧,因為我也是第一時間在音像店買到的
同意剪輯合作者林旭東對賈的tag:思考者
無處沒有他敏銳的捕捉力體現。電影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他感受會植入作品;他的目的比如說記錄將要逝去的物體、場景,給作品增添了時代感;天注定,表現無人聆聽的時候,人可能的選擇;留下汾陽的印象,排除自己的焦慮,他拍了故鄉三部曲。
他喜歡挑戰,順利的時候,他害怕,因為那是自己守成規的體現。
回憶父親的那一片段,讓我動容,沒有多少快樂的時刻,比如多年來自己的作品不能公映,父親有過wen歌的經歷,為兒子擔心,賈剛想接父親去北京生活
【汾陽小子賈樟柯】“我自由了,但我連個能崩他腦袋的敵人都沒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