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9 18:01
首映:2013-03-07(德國)
年代:2013
時長:10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3
觀看數:57126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去里斯本的夜車】什么列車能開往心靈的那站
「If it is so that we live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life which is within us, what happens to the rest?」
「We live here and now. Everything before and in other places is past. Mostly forgotten. 」
「What could,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all the time that lies ahead of us, open and unshaped, feather-light in its freedom and lead-heavy in its uncertainty? Is it a wish? Dream like and nostalgic, to stand once again at that point in life and be able to tak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irection to the one which has made us who we are?」
「Conside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ternity that rather loses its significance.」
《停下,里斯本的夜車》
《開往里斯本的夜車》一部貌似文藝,其實牽強附會,用所謂老清新手段,蓄意用一本書(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 隨筆《文字煉金師》)串起所謂歷史人物,無非是重彈一遍抗爭葡萄牙獨裁者薩拉查的歷史。
電影本身,就薩拉查執政最后階段,葡萄牙國內某些抵抗運動,做了有限度描繪,結論是,斯已逝也,安息吧!
我認為,既然一切都可以“過去”,那本片攝制的終極意義就不存在了。
而關于所謂獨裁和薩拉查與葡萄牙,我們還是讀歷史簡牘吧。
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葡萄牙語: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1889年4月28日~1970年7月27日),葡萄牙總理(1932~1968),統治葡萄牙達三十年之久。為天主教徒,早年學習神學,畢業后在家鄉作神甫。后就讀于科英布拉大學法律系。畢業后留在科英布拉大學任政治經濟學教授,1921年,作為“天主教中心”的右翼代表當選為議員。1951年任葡萄牙總統。2007年,他被評選為“最偉大的葡萄牙人”。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薩拉查自然站在了弗朗哥一邊,還派遣“葡萄牙軍團”開赴西班牙作戰
影片是蠻哲理的,片中大段的引用原著作中的精辟的詞句。真是需要反復咀嚼咀嚼,才能有所感悟的。影院里,聽個一遍是很難領會的。這也是影片本身的一種局限性,導演沒做好也是可以理解。給個4星也就不算過分了。
影片通過男主角教師Raimund的偶然獲得了限量版書開始(發行總量100本)。他被作者帥哥Amadeu(簡稱A男)的書所吸引。開始抽絲剝繭般的調查,也把一個離奇的愛情故事給展現了出來。
當然看完片后,會覺得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如何如何的可歌可泣。但讓我們分析一下人物關系,又不得不讓我倒吸一口冷氣。
4角關系中的中心人物, 革命女青年Estefania(簡稱E女),貌美如花,有著超人的記憶能力,過目不忘。年輕時,因為需要保護,嫁給了Joao(原配夫妻)。
Joao看似粗糙些,但他在被捕之前的那段優美的鋼琴曲演奏,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他身材挺結實,與妻子E女也有了孩子,相信他不會是性功能障礙的廢人吧?
情人1號:Jorge O'Kelly,帥哥Amadeu的同學,大約比A男年長2歲。被E女深深吸引,直接就成了E女的小三。毫不知廉恥的,當著她丈夫Joao的面
【去里斯本的夜車】什么列車能開往心靈的那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