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9 18:26
首映:1936-09-15(日本)
年代:1936
時長:87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2
觀看數:85666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獨生子】小津,一只門鎖上的云雀(期末作業)
音樂好評
笠智眾也有過那么嫩的時候阿,開頭演老師的時候真是帥
另外想不到這時候小津的電影還挺愛哭的
攝影機放在車轱轆蓋上的創意挺有意思,男主角家里布置著許多歐美的時尚海報,和《我畢業了,但》的情況類似,看出當時小津略有歐化的思想,不過個人風格還是很鮮明的
城鄉二元的題材,和后來閩南語片的不同是,城市不完全是夢想破滅的場所,鄉村也不是田園詩,不過底層人民的互相關懷取暖都是貫穿其中,真實的生活流的電影,同時代的中國也拍攝了不少討論類似的失意年輕人的處境的影片
彼時,野田高梧還不是安二郎的編劇,厚田雄春還只是安二郎的攝影助理,飯田蝶子和笠智眾在扛大梁,突貫小僧已經演出了第三部了,他糾結良久的第一部有聲片也如約而至。
第三次看,就更加應該關注安二郎如何處理聲畫的配合。
相信很多為人父母的人對這樣的開篇字卡無比認同。
第三個鏡頭依然用的草席底的字卡,來顯示時間和地點,可見默片時代的痕跡依然明顯。
第一個空鏡來得如此自然,這個空鏡停留了大概20秒,背景音才開始像人的踏步的聲音,12秒后是時鐘敲響7下。我們明顯感覺到這樣的住戶家境并不好。
繼《東京物語》后看的第二部小津的影片,也是在豆瓣上的JUHA放映的活動去看的,http://www.douban.com/event/15005654/,看東京物語只是覺得很有很有畫面感,影片像是由一幅幅幻燈片構成的,而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美感,看獨生子只是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一點,每個鏡頭的美感,不知道是構圖好還是黑白色獨有的魅惑。
我不懂什么叫好電影,只知道這部電影打動了我,因為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母親,這部名為《獨生子》的影片貌似在表現人生的悲,但是我卻看到是女人和母親那顆悲憫的心,母親看到自己費盡心血培養的獨生子在東京過著困窘的生活后失望離開,卻還給他們留下了一些錢,那兩張紙幣飄出來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母親看到了天下的母親,她們都一樣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放在家庭和子女身上,沒有自我,全部的自我便是子女,這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我曾經不止一次在心里悄悄地痛恨過這一點造成的不自由,可是我又清晰地認識到這是愛,我們怎能辜負母親的愛呢,縱然會有壓力。而且我相信這種愛導致的壓力完全是由于整個社會價值觀導致的
【獨生子】小津,一只門鎖上的云雀(期末作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