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創意和想法都非常不錯,舞臺布置也很有意境。算不上一股清泉,但也可以稱之為溪流了。不過朗讀重點應該是文學作品,我個人不太喜歡聽別人講讀書背后的故事,因為書已經很好的傳遞了朗讀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建議朗讀的時間更長一些。還有雖然將朗讀推向大眾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朗讀是個技術活,普通人讀可能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境。應該像《見字如面》學習一下。互相學習吧!爭取把中國綜藝做的更好

這期節目的嘉賓,主題真的喜歡到不行,每個人都在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在這些人生經歷中品嘗的不同滋味。
張小嫻,很會寫愛情。大抵那個女孩子都會讀過張式愛情,不是張小嫻,就是張愛玲。相比之下,我可能會很喜歡張小嫻貼近現實生活的瑣碎。特別認同她對愛情的觀點。現在的女孩子都比較獨立,有很多的自我,男孩要跟一個女孩子在一起也不容易,其實最好的愛情就是兩個自我可以包容。
張艾嘉,對她最深刻的標簽還是唱李宗盛寫的<愛的代價>,但是節目中看到64歲的她對待人生的從容和淡定

對娛樂節目宣戰。用溫暖的閱讀來嘲諷歡樂的嬉戲,用深沉的情感去抨擊無趣的娛樂。用聲音撕開表層的低級趣味,直擊內心深處的傷痛。至少朗讀者的成功,讓我們還能相信。這個浮華的夢里還有著厚重,還有著情感。朗讀者的成功與風靡,使得多少沉睡的人們意識到,原來真情就在我們身邊。

濮存昕,演員,讀給治好其腿疾的醫生。“記住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不要以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而在你有能力的時候也記住盡可能的去幫助別人,不要認為事不關己。”
《宗月大師》老舍。
蔣勵,無國界醫生志愿者,讀給在戰爭當中降生的孩子們。
《在風中飄揚》鮑勃迪倫。
柳傳志,聯想創始人,讀給兒子兒媳的新婚祝詞。(不喜歡,直男癌,生意氣息太重)
《寫給兒子的信》。
朱生豪,翻譯家,讀給妻子的情詩。
“啥時候我們有個小花園就好了。––你給我點時間,我送一個中國最美的花園給你”
《朱生豪情書》

“朗讀者 第一季”朗讀者第一季書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