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17:53
首映:2011-03-11(西南偏南電影節) / 2011-11-04(英國)
年代:2011
時長:9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2
觀看數:81469
熱播指數:216
來源網:三年影視
“周末時光”把愛情做成盆景
評論界的高分有點驚人,beautiful thing以后分最高的英國基片就是這個了吧,一晃眼15年.
看完片翻attitude,有篇專訪一直沒看,等著看完電影再讀.看英國人評,說這是brief encounter和日出之前的混合體.沒錯,正是我看片時候的感覺,只不過,好像兩部珠玉都勝過這部吧.
Tom cullen的胡子是原因?26歲的新丁看起來像36,現在儼然80后演技派新生力量,TC心里該慶幸當初選對了片吧.Chris New,31歲,倒看起來更年輕,因為個頭矮?
我總覺得,日出之前里年輕清新的兩張臉,才能在滿嘴政治議題口水淹死人的電影里不讓人厭煩吧.只有青春無敵才愛說到關不住嘴.30歲的男人邂逅,完事后不都是慌張收緊褲帶天沒亮說晚安嗎?
可是明明大量觀眾說有代入感.我也相信啊也相信,誰說我們真的都成熟?
這個冷漠的世界再催人成長,愛情面前我們時刻兒童一樣慌亂不是嗎?
看了他倆的一段小視頻,感覺現實生活中chris是熱情善良敏感的基佬,tom就是一個自戀心機重的死指南,和電影里形象反差好大
衷心希望chris事業大紫大紅,我知道身份或許是一個問題,但是You exist in my mind deeply my dream my heart my voice
主角們的演技足夠拿奧斯卡的,遺憾的是這是小眾電影。(擦擦擦擦!!!)
已經記不清楚當初是從哪里得知這部影片的,然而一旦看過了預告片,就開始瘋狂地搜索這部影片的消息。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在它回到英國老家的時候得以在倫敦一睹為快。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在一眾鬼佬的包圍下,看一部連字幕都沒有的LGBT類電影,而這一晚,我欣賞到了許久以來都不曾欣賞到的同影。也是我第一次在看完一部電影后,感受到了想要與人傾訴卻無人可訴的心情。
每每提到同影,許多人都會聯想起美男以及肉欲,尤以美國的輕喜劇系列為主。雖然也有似天佑鮑比這樣探討現實主題的嚴肅派,但因其是建立在真實事件之上,所有的發揮和延伸都有跡可循。然而Weekend卻把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描繪的那么寫實,那么栩栩如生。
如果說斷背山里大段大段的風景鏡頭給人一種冗繁而悵然的感覺,那么周末時光里的那些空白段落則顯得分外隨意。沒有美麗的風景,城市街道的畫面卻更讓人感到貼近現實。層次不齊的樓房,略有銹跡的公寓,濕滑的街道,晃蕩的公車。故事的一切都是在人間煙火之中,真實感具現。人物對話豐滿,點到為止,從不在不需要的時候刻意而為之
從一場一夜情開始,但是這其中的情卻未能一夜結束。兩個主角在酒吧相遇,下一個鏡頭就是兩人激情夜過后一起喝咖啡聊性事。一個是沉靜內斂的,參加聚會總是習慣于遲到,習慣于用文字記錄自己每場艷遇;一個是外向活潑的,總是侃侃而談,去異性戀酒吧就要跟直男們爭論,每次激情過后都會用磁帶記錄下對方的言語。
電影里總共出現過三次從房間俯視離去的背影,三次背影卻體現了不同的心境。也代表這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第一次時,是一夜激情過后的歡愉。第二次,是告知對方要去美國后,那種猶豫
一見鐘情的感覺總是相似的,不管對異性戀抑或同性戀人來說。
這部英國小成本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短短周末兩天內,而兩位主人公之間的感情卻刻畫得淋漓盡致,直教人動容落淚。在我看來,這是繼李安的《斷背山》后最精彩的同志電影。
導演很擅長在最普通的生活場景中捕捉到最感性浪漫的時刻,利用最簡單直白的對話來推進和構建情節,有點像Richard Linklater的《愛在日出/落之前》。最觸動人心的全都凝聚在毫不起眼的細節之中:眼神、笑容、擁抱、錄音筆……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兩人騎自行車以及車站分手告別的結尾。
攝影和美術都遵循著樸素自然的法則,配合上毫不扭捏造作的生活化場景對白,營造出淡淡的哀愁味道。
“周末時光”把愛情做成盆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