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20:46
首映:2004-09-12(多倫多電影節)
年代:2004
時長:121分鐘
語言: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
評分:7.9
觀看數:7593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巴黎煙云”索菲·德馬雷新作,無法違背的命運
這其實還不是三人行,米婭的戲份少得不成比例,只是兩個人主流的襯托和配菜。亂世二人行更貼切一些。
平時在小圈子里內循環,不看外界廣闊天地的話,頗覺得中國建筑的簡潔幽閑、意淡旨遠,真是獨得三昧,真是祖先的優秀文化遺產。墻角花幾擺一盆國蘭、疏影橫斜;紅木書桌設一套線裝,墨香可聞,最適宜于士大夫的燕居舒懷。但是,每次看了這些七十年代之前歐陸片的話,歐洲建筑那些精美優雅大氣磅礴舒適奢華等等不同觀感,不由分說地以傲然之姿大量充斥在眼前時,只好由衷地服輸,深深地覺得,還是人家的先人牛逼,無可置辯,心服口服。
而且,即便在中式木結構流派里,我們還不算最頂峰的。比室內的禪意悠遠和庭園的東方味道,我們遠不如日本建筑。
人家的古建筑那樣凝重恢宏,外部像史詩、內部像情歌,并且兼顧偉岸與舒適兩者。每一平方厘米都是精致的。里面林林總總的繁冗無用的家具陳設,比起中國建筑室內的“簡潔大方”,又是一種富貴氣象。格于木結構所限,中國建筑在外觀上是偉岸不來的;格于框架所限
當一個人信任你的時候,你何須解釋?當一個人不信任你的時候,無論什么樣的解釋都未必起作用。
所謂愛情,在這部戲里是男女之間或是女人之間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又一個NICOLE,是我初見塞隆的感覺。電影里她拜訪父親時穿上母親的一襲黑衣,活脫一個NICOLE。讀過她的小傳,覺得原來美麗真的是件殘酷的事情,15歲媽媽殺了爸爸,因為當時醉酒的爸爸舉著槍要殺她。這樣一個微笑如嬰兒般的女孩,誰知道她的嫵媚原來是
這樣煉成。
HEAD IN THE CLOUDS,演一個自由的攝影師,GILDA,愛男人,也愛女人,想把生命LIVE TO THE FULLEST,卻又在心底里逃不開宿命的凄涼。在劍橋綠的化不開的草地和古老的國王學院的背景上,GILDA永遠綻放獨立坦蕩的艷麗。 下雨的夜,突然闖入的短發金發美女
GILDA在某些人看來大概只是個淫蕩的女人,和不同的男人上床,與她最愛的男人和女人卻是這樣奇怪的朋友關系。可以3人共枕,自然地象一切我們所熟悉的幸福。因為深藏不為人知的一份寂寞,她比任何人都珍惜身邊的人。沒有理由去怪罪GILDA對戰爭表面的無視
,在這個混亂的世界,真正在乎和被我們在乎的,不就是身邊的人么。她的那么天真而倔強的守著自己唯二的牽掛,當MIA要離去時GILDA瘋狂的吻她直到咬破她的嘴唇,看鮮紅的血流下
藍天白云,歲月晴好。氣勢恢宏的建筑,寧靜整潔的花園,香車寶馬,美女如云。妝容精致,發梢優美,美好的肉體,裹在裁剪得體的衣裙里。夜夜笙歌,美酒催人醉。。。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忽如一夜戰爭來,京華煙云隨風散。
所謂悲劇,就是把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展示給你看,然后在你面前殘忍的砸碎,不如此,你感覺不到痛。
第一次寫影評,實在是看到這片子太磨磨無聞,而我又大愛。而觀豆瓣眾多影評,共鳴者少有。
雖然結局很傻逼,讓女主這么強悍的人,以這么倉促的方式死去。變成了,為了悲劇而悲劇。開頭的預言也不喜歡,太過形式和宿命感。
悲劇電影,在我看來卻是好有愛的電影。
關鍵是,兩個人都深愛女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真愛,而且心都夠強悍。
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也無愛國主義精神。個人主義至上。我象女主一樣覺得世界有它的規律,個人在其中太過渺小。但誰如果想傷害我深愛的人,我也會不惜一戰。但我也理解男主和女副去參戰的心理,人不能違背本來的召喚,否則內心是無法得到安定的。
導演安排了一個悲劇。但慶幸的是,這些強悍自由的心相遇了,理解彼此,這本身就是少有的幸運。
人應該怎么而活,怎么去愛,我覺得本片暢敘的很好,女主跟男主的成長思想變化都非常真實豐滿。比起珍珠港不知高多少倍。哎卻默默無有名。喜歡女主去教訓變態狂的那一段,雖然害怕,但是覺得必須做點什么,而且堅持去做。喜歡女副跳舞的那一段,三人歡樂的那一段,生命那么熱烈。
“巴黎煙云”索菲·德馬雷新作,無法違背的命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