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87303
“沖鋒隊之怒火街頭”1996,每一個角色都那么鮮明
會友罷,談及未見之六年人生況味,幾聲唏噓!相識匆匆十五載,人生幾近過半。歸途偶翻公號消息,得知木勝導演先古,遺憾非常。憶少時觀其作品,或淚眼婆娑,或開懷大笑,或頓足扼腕,或血脈噴張,好不痛快!今得此噩耗,不禁慨之嘆之,遂即興拙作淚目,以紀念先生:
驚聞陳導西游
內心波瀾不定
怒火街頭天有情
再無旺角天空
世事無常如命
珍惜當下才行
一路走好非高齡
心頭殘念難平
早知outing會甚為疲乏,故早早請了一天年假,今天將家里收拾了一番,拾到出許多舊物。腦海中不禁想到這部舊片,忍不住回味一番。心中只有一點感想,在此記錄。
整部片子節奏緊湊,人物鮮明,與《精武英雄》一道,是陳木勝導演不可多得的佳作,與近幾年的《全城戒備》《保持通話》實在是云泥之別,不過,前兩年出的《掃毒》,又依稀有幾分巔峰佳作的神韻。
《沖鋒隊》一片被喻為早期最像好萊塢大片的港片。最為鮮明的,有三方面的特點,其一,節奏張弛有度;其二,人物性格鮮明;其三,場面宏大。
關于人物性格,已有豆友論述:“永遠是于榮光演大陸反派。永遠有個不靠譜的鬼佬頭頭。永遠有個唱反調的同級,永遠有個睜只眼閉只眼的上司。永遠有班年紀身材性別參差不齊的伙計。永遠有個中場掛掉的老友。”這是經典討論,關于場面宏大,相比于現在的好萊塢海陸空轟炸,本片實在不值一提,只能說在當時還是一流水準,這里只想重點論述“節奏”。
1、節奏與天時
在我的理解中,完全由自己掌握的事物發生的時機稱之為“節奏”
像是劇的第一集,這種融入隊伍的感覺
開頭很棒!如果沒有黑白的序章,那么就是最標準的開頭了!剛剛發生一件嚴重的事情,通過開頭的訓斥來得知兩方都是誰,得知之前發生什么,以及對主角之后的安排(神似出租車司機),之后進入新的部隊(穩一下,因為新的部隊才是第一幕的狀態,對峙是為了讓你明白過程)。有友好的,有不對付的,這就很標準,中間的擾亂是劫獄。再穩一下第一幕做平凡的工作,以及在平凡的工作中失意(真正的第一幕狀態)。然后一次行動導致好朋友死掉(代價,累死劍心的總督死了)
2009-04-15 19:45
當年的片子果然是直接可愛單純熱血啊。對這樣的類比較容易中招。
《沖鋒隊怒火街頭》,果然是每個人都很可愛的片。青云兄的莽撞熱血沙展,小春同學的正義熱血三好警察,紅妹妹的乖巧熱血調皮小孩,達明同學的戲謔熱血槍支專家,還有熱血的開車阿叔,全部都是少年漫畫的移格人物的說。五個人咧,是五個人~~~~~
悍匪是比任何智慧型罪犯都要恐怖且難對付的類,因為有死亡的危險,更因為眼看失去。
那個有犯罪前科的經理麥兆輝也很好笑。
前后比較脫節,細節和劇本是成功的兩大要素
陳木勝曾經是杜琪峰的助手,非常擅長拍警匪片動作片,不過他的警匪片比如這部,并沒有像杜琪峰那樣風格化,只是很流暢豐富的商業片而已。不過這部片子的演員陣容相當強大,一眾型男簡直型爆鏡。劇本相當扎實,正反兩方(其中夾雜劉青云在警局的對頭)雖然設置上沒有很多新意,不過線索交織緊密,人物個性鮮明,細節豐富,像于榮光的京戲、黃秋生的冷靜狡詐兇狠、陳小春的認真、林尚義如同足球解說員一般的講古能力等等,使故事即使不算多么新穎,但也很生動抓人。影片的節奏也流暢、松緊結合,街頭槍戰掌控得相當不錯,大場面的火爆和吳鎮宇追蹤于榮光時懸疑感的緊張過渡得合理,之后劉青云跟吳廷燁沖突,一眾手下的回答又十分輕松搞笑,而接下來的打電話情節內容十分緊湊豐富,既有反映各人性格和家庭背景的溫馨片段,又緊扣案件的內容。李綺虹在片中是少有的女性角色,雖然粵語不正,但放在香港很多人有國外長大的背景也就很正常。現在的港片因為合拍的緣故往往加入內地女演員,但角色往往與電影融合得不好,失去了那份生動的感覺。(本片也有內地演員,于榮光
劇情、節奏什么的都不錯,警隊的人物角色塑造的很好,各種表現人物性格的橋段和互動。
但相反,留給劫匪的表演空間就少了。還好于榮光、黃秋生的演技和氣場足夠強,所以兩個反派的逼格沒有掉下去。
劉青云不是打星,所以動作戲普普通通。模仿好萊塢,但拍的最好的還是香港最擅長的小人物故事,大場面上的表現不咋樣。最后一場飛機戰,實話講比較山寨。馬馬虎虎。
如果更重視故事的話,就還不錯。
“沖鋒隊之怒火街頭”1996,每一個角色都那么鮮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