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07:35
首映:2015-08-28(美國)
年代:2015
時長:49分鐘
集數:10集
連載:更新至100集
評分:9.3
觀看數:24704
熱播指數:2467
來源網:三年影視
【毒梟 第一季】2015年,A Man of Integrity
想看毒梟是因為偶然間在雜志看了一篇巴博羅的文章,產生了極大興趣。以前對于拉美這邊的國家真的是不了解,談到哥倫比亞,也只是想到了馬爾克斯,想到美麗的拉丁女郎,看后才知道毒品問題在哥倫比亞如此嚴重,美國的很大部分毒品都源自這里。對巴博羅感情很復雜,有時候覺得他真的是個可怕的大魔頭,可以面無表情的殺人,毫不猶豫炸掉飛機,有時候又覺得他有人性的一面,對于家庭,除了自己有出軌,對妻子,對母親,對子女,對從小長大的兄弟都很好。不過后面住進監獄的他變得喜怒無常,多疑善變
巴布洛就和每一個農民起義一樣,出身低,能擁有廣大的群眾資源。但當自己身價起來了,卻壯志未酬時,自身尊嚴往往會大于他所輕易擁有的這些群眾資源,同時以大義之名掩蓋惡性和劣跡。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如說一將功敗平民亡。巴布洛最初的想法無非就是出人頭地,從做到地區走私大佬,到整個哥倫比亞的毒品大亨,他用了很短的時間。所以他自負、膨脹、從不反思和改變。當表哥古斯塔沃被卡洛斯抓住打死以后,更是變得易怒、多疑、以牙換牙。
個人覺得導致巴布洛衰敗的原因有二:第一,由于自負
禍福相依,鴉片戰爭雖然開啟了中國近代的苦難歷史,但也讓中國主流社會對毒品深惡痛絕,當初強賣鴉片給我們的英國、美國(據說美國東岸的世家大族都可追溯到當私掠船搶英國的貨賣到中國發家),卻深陷毒品之中。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有需求,哥倫比亞賺美金,也沒啥不對的,但毒梟畢竟沒有大英帝國的船堅炮利做后盾,只能成王敗寇了。
劇中最讓我感慨的,就是毒梟和被他綁架的前總統女兒記者對話,她說:最大的悲劇就是你本可以成就的偉大事業。
揭露毒梟被暗殺的司法部長
盡管同是Netflix出品的劇集,但跟《毒梟》相比,《紙牌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觀眾經常把《紙牌屋》里的角色描述為“陰險”、“奇葩”、“無所不用其極”,但看過《毒梟》之后,我才更深刻地看到人性本身的復雜,善與惡、自卑與自大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毒梟》的故事發生在哥倫比亞,橫貫上世紀70到90年代。《摩登家庭》里的格勞瑞亞就來自這個國家,如果她回憶中的混亂、危險、街頭槍戰只是在《摩登家庭》里增加了些許笑料的話;《毒梟》所呈現給你的,則是赤裸裸的鮮血、爆炸和恐慌。有劇評家說,《毒梟》很可能是Netflix出品的“最血腥,最黑暗,最令人震驚的劇集”。
很不幸的是,這“血腥、黑暗、令人震驚”的故事,都是基于真實事件而來。“可卡因之王”巴勃羅·埃斯科巴,創建了暴利的可卡因生意,締造了“毒品王國”麥德林販毒集團。20世紀80年代,僅邁阿密一個城市,每年就為他貢獻數十億的利潤。
埃斯科巴是史上最富有的罪犯之一,他的毒品網絡曾被估值300億美金,單日利潤超過6000萬美元。他的麥德林毒品集團的成立
這是一部美式反省毒品問題的劇,但我們從中可以找到許多原來想不通問題的答案,譬如為什么拉美的毒販可以活那么多年甚至逐漸發達,為什么他們的許多民眾甚至視他們為羅賓漢,他們毒害了美國也腐蝕了拉美,但這是不是在美式壓力下的局部最優解呢,只是可憐罷了。
其實細說來,作為一名五星紅旗下的好青年,對于毒梟和DEA的斗爭并沒有多少感同身受,但是我在這里看到了一個非常稀有的場景和實情,即拉美人怎么會不知道美國對他們的吸血和剝削。受近些年對美國全球體系的分析影響
不得不說,《毒梟》的到來如同片中毒梟的做事風格,爽快、凌厲,粗暴而不簡單。
自Netflix一次性放出第一季十集之后,《毒梟》就憑借簡潔明了的敘事、引人深挖的真實故事以及驚心動魄的警匪角逐吸引觀眾的眼球,時光網評價達8.2分,IMDB評分更是高達9.2分不下,成為交口稱贊的佳作。
真實事件改編 分分鐘帶出不寒而栗
這部很黃很暴力的劇集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原型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戈維利亞在哥倫比亞的影響力時至今日還猶存,由美國政府與哥倫比亞政府聯手,由上世紀70年代跨越到上世紀90年代,展開了一場近20年的毒戰,巴勃羅一手打造的哥倫比亞販毒事業,現在還被游擊隊和其他毒販控制,向美國及其他地區輸出毒品。
縱觀第一季,伴隨著主角美國DEA探員史蒂文?墨菲的頗具代入感與調侃的旁白,展現了巴勃羅從走私販到大毒梟、建立毒品帝國、意圖競選總統、暗殺總統候選人、制造炸彈空難、與總統談判修建監獄及越獄等重大事件,每一集都盡顯大毒梟的過人的商業頭腦與嗜血本性。
第一集中
【毒梟 第一季】2015年,A Man of Integrity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