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課上老師給放的片子,比較有年代感。我想老師總是在課上放以前的電影,也是想以另一種形式講述歷史、講述曾經發生的事,來借古思今吧。
那是毛爺爺在的年代,大家都有著非常高的政治覺悟;但也是在那個年代,大家也應該有基本的愛情選擇權;可是當愛情與政治相沖撞,只能選其一,你會如何抉擇?
荒誕的影片正是對于這一矛盾展開敘述,春芬是一名年輕的公交車售票員,在老崔師傅的車上工作;而老崔是一名受過毛主席接見并光榮的成為勞模的司機,也經常以這樣特殊的身份要求自己。在這趟往返的公交車上

起初,影片在一片洋溢著青春和歡快的氛圍中行進,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女主角香芬與光榮的和毛主席握過手的崔師傅一起搭檔,擔任向陽號長途車的售票員工作,輕快的歌聲,輕盈的步伐,熱情的服務,積極的態度,感染了每一位乘車的人,其中包括一個上海知青劉奮斗和一個中年鰥夫崔師傅,而香芬也逐漸被知識青年劉奮斗吸引,一切都符合人們對美好的向往,充滿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鄉土中國特有的溫暖味道,似乎這正是一次芳香之旅。只是,隨著文革的來臨,劉奮斗被下放采石場勞動,香芬在一次探望中,親熱時被發現。劉奮斗供述是被香芬勾引,并被勞教。香芬則在憤恨中結束了這段戀情。接著,組織上作為政治任務讓香芬負責照顧崔師傅。香芬在失望和痛苦中,最終像那時候的大多數人一樣,服從了組織上的安排,向陽號變成了夫妻檔。當老崔由于職業病,無法給香芬帶來身體上的充分愉悅,也無法生育,但生活上的體貼和照顧終使香芬安于了現狀,并蛻變成一個婦女。只是,劉奮斗回到上海后接連的來信又打亂了香芬的平靜生活。進而,劉奮斗在出國前回來又想再見香芬一面,老崔的阻擾…

錯過了的,很多年回想起來,也許那就不是錯過了。
生活就是我們安心接受的一切。
張靜初怎么總是這么狡黠呢?
是不是人長大了、變成熟了就必須的說話變少了、冷嘲熱諷增加了?
我覺得這故事還是有點太過于戲劇化了,前半部分還能讓人相信,是那樣的時代給予了這樣胎死腹中的愛情,可是后半部我覺得之所以崔師傅會這么慘完全是因為導演得幫他老婆無意間找到他的日記從而得知他是個“真男人”。這樣想,這故事的后半部顯得太虛了。以至于日后可能都記不起來有關情節。
一個人孤老終死,還是兩個人相對無言,或者三個人兀自緬懷,這些都是說不出來的了,錯過的美好就在于他不是任何人的過錯。
反正是別人的人生。悲劇也好,喜劇也好,我都只是隨便看看。
屬于我們自己的,還得再等一等。
等到哪天,你坐在一處,突然間想起來從前,就笑了,感覺到了什么,伸手撫臉,才發現淚已濕襟,你自己也會說不出什么話了。

陪你一起走過那芳香之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