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50196
【美好的星期天】窮不過是生活的顯影劑
黑澤明的氣度善于把握大氣勢,比如《七武士》,而勾勒小人物的苦辣辛酸,卻總覺得找不準火候,難怪黑導拍出《沒有季節的小墟》會遭惡評如流。《美好的星期天》的現實味道相當濃厚,但過度宣注情感,導致眼淚泛濫,情感泛濫,甚至很少見的出現了瓊瑤式的煽情,苦命人家的孩子談戀愛原來最終都會談成瓊瑤式的。悲劇人物呼吁世道給予其同情,這種直白的向命運乞憐,我還是第一次在黑擇明的電影里面看到,乍一看,不由有點肉麻兼惡心,盡管是很寫實的庶民劇。
1947年,黑澤明37歲。憑借《姿三四郎》已經小有名氣的他,拍了一部輕松愉悅的電影——《那個輝煌的星期天》。黑澤明一直都不算是一個輕松的人。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有著嚴肅的主題,透露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和批判。但在這部《那個輝煌的星期天》里,黑澤明用一種罕有的浪漫主義的視角,成功刻畫了一對貧窮的戀人在一個星期天的經歷和遭遇。在戰后那個充滿挫折感的國家里,這部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電影很容易帶給當時的人們充分的想象空間。
在電影中,雄造和昌子是一對貧窮的戀人。對于一個星期才能見一面的他們而言,每個星期天的見面無疑是一周中最受雙方期盼的事情。隨著火車站穿梭的人群,二人懷揣著僅有的35日元開始了又一個星期天。
從火車站的見面開始,二人首先參觀了廉價的新型住宅。雖說是“廉價”的住宅,但對于他們來說,十萬日元的無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房子中,昌子顯得很高興,在各個房間中走來走去,設想著在哪放個茶幾,在哪擺把椅子。而雄造則沉默著,只是低頭看著昌子已經破掉的鞋子。
一群孩子在街道上打棒球
我覺得這是大師一部失敗的作品,影片完全沒有主題、兩位主人公的所謂建立美好新世界、不過是一個中途而廢的夢、既沒有切實的計劃也沒有支撐其野心的勇氣。我最不舒服的是針對劇中的女主角昌子——她的男朋友雄造性情敦厚、從他陪小孩子們打棒球就看得出來,當然昌子的本性還很不壞、路遇一個流浪兒不僅無償的分給他食物、還為他的命運郁郁寡歡了一陣子。雄造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從一開始在樣板間里就表現得很明顯、不過是青年男女在一起一定要做得那件事罷了
最后的露天舞臺假想音樂會有點冗長,女主角特寫鏡頭獨白在今天看來有點二。。。。。不過除此外,這片子真的是太精彩了,小人物,大社會。這片子從主旨到拍攝手法讓人想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但幽默風趣感更超后者,我印象最深的是兩情侶在動物園參觀,對每一動物一唱一和的對白,既風趣又充滿無奈悲涼。
總之,這片子的節奏是一快一慢,基調是一輕松幽默一緊張殘酷,交接上映著。輕松之處透露著絲絲的無奈;悲涼之處總想著男女主人公會驅散開烏云,從新展現陽光。
一對窮得只剩下快樂、夢想和健全的人格的情侶——兩個高貴的窮光蛋,一個美好的星期天——一個充滿憂愁而快樂的星期天!
奔馳的列車帶來了快樂的昌子,匆忙的腳步特寫中一雙破舊的皮鞋靠在墻邊,然后是前方的地上半截煙頭的特寫,雄造猶豫再三還是拾了起來,剛放到嘴邊,便被一只手打落到地上,影片就這么開始了……女主人公實在不漂亮,甚至片子開始時曾一度懷疑是否她是故事的女主角,但無疑昌子的可愛也是實在的!從她抱起小男孩往信筒里投信時,從她替三天沒抽煙,一見面就沮喪著臉為錢發愁的雄造整理領帶,并微笑著安慰他時,你會發現她實在是可愛的,而且越是看到后來就越能證實這一點!
歡快的樂聲中,一個只有35日元的星期天開始了,男女主人公走進廉價的新型住宅里去參觀(免費的),十萬日元在戰后的日本不能算是什么大價錢,但對于穿著開口漏底兒的鞋子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因此在昌子幻想著在哪放茶幾、矮桌、衣柜,還要有個菜園種菜時,雄造卻覺得那只是一個無聊而浪漫的夢而已
輕松而沉重,愉快而憂傷,消極悲觀而又昂揚樂觀,絕望中充滿希望,憤世嫉俗又心懷感恩,放棄而又不放棄,這么形容這部片子才是合理的。這么形容生活也是一樣再恰當不過。
無論是不是窮,都難逃宿命。窮不過是生活常態的顯影劑而已。
看十萬日元的簡陋房子,與我們的年輕人去看需要貸款十年二十年的房子本質上類似。困境總是存在,被困境迎頭痛擊的難受,總是存在,激烈地抵抗困境或者無視困境,都有,只不過都不是常態而已。
人似乎總是追求快樂、輕松而昂揚的生活,似乎人心期待中
【美好的星期天】窮不過是生活的顯影劑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