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83632
德國八三年:東德和西德官二代的較量。
4,3,2,1/Earth below us/ drifting falling/ Floating weightness/ Calling calling/ Calling calling/ Home.——Peter Schilling
臨走前急不可耐地看完了《德國八三年》。這些德語作品啊,都具備一個特點,就是看完之后讓人有話可講,提供了一個思想的支點和著力點,而非那些白開水似的作品。
主題曲很棒,節選了Peter Schilling 的
導演,或者說配樂師,是位有品位的人。選取了很多7、80年代的音樂,不乏前輩們交口稱贊的99 Luftballons。當然,我對這首沒有聽出什么所以然來。不過選了好幾首Bowie的歌曲,令人贊嘆!頗為明顯的是第三集大概12分鐘時,Martin和General Ebel剛剛登上汽車時放的China Girl。那首Mad World我一直以為是Adam的作品,沒想到是老歌了。配樂很棒。
這部作品主要講的是1983年民主德國派出一位名叫Martin Rauch的間諜潛入西德國防軍作為E…
不得不說,只有現在德國言論自由開放一點的今天才可能出現這種對東德描繪得稍微正面一點的文化作品,在東德剛被西德兼并的時候,整整一代人只需講東德壞話,不得講東德好話,所有德國得以出版的影視作品和文化作品都必須描寫東德十惡不赦,不許說哪怕實話的東德稍微正面的方面,所有東德公務員除了少數得以留用,大部分找不到好工作,被社會歧視,雖然餓不死,但是也不可能被重用活得很風光,只有態度極其反共的如默克爾之類的東德人才可能獲得社會青睞(默克爾來自東德,以反共的政治價值觀才能有今天)。
實質上,誰都一樣,當權后就打擊昔日敵人,西德也是妖魔化原來的東德30年之后,才得以出現此類稍微客觀和視角中立的文化作品。人類本性就是如此,說著言論自由的西方,照樣也玩“政治正確”,對于他們不喜歡的言論,照樣抹殺不許公開發表。上個世紀90年代,在西德剛兼并東德,西德并沒有徹底消化東德,并沒有徹底鞏固統治,東德共產黨還可能有勢力和在西方式議會選舉中占據一定勢力的時候,搶到統治權的西德斷然不會允許出現此類作品。
就如這部劇,里面西德…
德國有很多知名的二戰和冷戰相關主題的電影,如《竊聽風暴》、《浪潮》,但以此為主題的電視劇為人所知的并不多,這部《德國83年》無論從主角顏值、背景音樂、畫面感色調而言,都可圈可點。
冷戰主題非常宏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難得的是,這部電影從小人物入手,一個被派到西德當間諜的東德小帥哥,東德領導故意斷章取義,認為西方的演習是真的要進攻,所以和蘇聯一起先發制人,小帥哥為了制止這樣不講理的行為,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其中還涉及了東德禁書、西德反戰、綠黨崛起等情節
大約用了一周,刷完了八集的德國經典諜戰劇《德國八三年》,雖然上頭,但為了理性追劇,刷得慢了些,耐不住手癢癢,熬了個小夜,隨便寫點什么。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質感方面,每一幀畫面都處理得十分高級,雖然只是一部短劇,但場景與電影相比也毫不遜色,觀感極度舒適,美到窒息。
故事發生在1983年,柏林墻修建二十年,世界范圍內冷戰持續升級,德國便成了美蘇軍備競賽的主戰場,依附于蘇聯的東德和追隨美國的西德僵持不下,互相提防。在這一年,北約準備在西德布置核武器,為攻擊遠東地區做準備
東德在蘇聯內亂時期的故事,蘇聯那個時候已經不管東德了,而東德用盡手段確保國家不會垮掉。
1
兩個年輕人偷渡邊境到東德買莎士比亞的書,馬丁抓住了他們并且訓斥他們。安排馬丁前往西德成為間諜,馬丁有正確的社會主義思想,去了那兒不容易被同化,國際象棋,熱愛足球這些要求都滿足了,唯一缺點就是不會彈鋼琴。
馬丁母親需要腎臟移植,還有昂貴的西德的藥物,又以國之不國,家何為家,這一套感化了馬丁。馬丁接受教授的訓練,使用微型相機,倒讀文章,開鎖,隱秘交接情報。
報道當天認識將軍的兒子埃德爾
德國八三年:東德和西德官二代的較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