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61683
“腦內中毒大作戰”口碑不衰!我的大腦中毒了吧,我那么喜歡他,我居然把他甩了?!幸好我把他甩了。
一
人物化各類情緒的做法,遠有《神探》里張兆輝一惡化七邪,近有皮克斯神作《頭腦特工隊》。這類做法的優點在于,觀眾不必再根據演員面部表情的變化而艱難做出判斷,演員也不必為了表達復雜的情感而一遍一遍地進行自我調試(這當然對于提高演技很有幫助),情感變化演變為人物沖突,形象明了,喜聞樂見。
因此,將滿腹愁腸的懷春大齡剩女的復雜情感人物化成為本片最大的亮點。
吉田:頭腦議會議長,代表理智。通常情況下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表現為多數議員的樣子。如,多數議員吃東西,他也跟著喝咖啡;多數議員上吊,他也跟著吊脖子。但無論他怎么做,都是為了一個終極目的:讓女主櫻井市子得到幸福。
石橋:代表積極情緒。包含著樂觀、好奇心、進取精神等正面情緒,一方面將女主所受的傷害用積極的方式化解,另一方面又是女主不斷追求幸福的動力來源。
池田:代表消極情緒。既是女主封閉自我的主要因素,同時又釋放著悲觀、恐懼等消極情緒。
蘿莉:沖動的少女心,敏銳的情感線。見到喜歡的人會立刻春心蕩漾,見到無感的人會發好人卡
本文僅從現實世界角度分析市子的愛情態度及為早乙女打抱個不平,在電影上映后曾收到很多反饋說早乙女很渣,導致我在觀影前先提著一顆心。但看完回想了整個故事,不明白為何之前有人這么說,明明都是女主在作啊。
電影是女主視角,所以大多都是自己的混亂不安。但從早乙女視角來看,一個在聚會時有一面之緣的女人,突然在車站和自己搭訕,突然邀請自己吃飯,突然登堂入室打掃房間,突然表白強吻然后邀請發生關系,最后又突然消失不見。。。這不是在玩弄人嗎?就這樣早乙女還努力找到她并且主動提出交往,應該也是很喜歡她啊(雖然我想說真是心寬)。
但市子又干了什么?一句話想岔了就招呼也不打轉身就逃,早乙女主動找她解釋,她完全不聽也拒絕溝通。這是受害者心態吧?!自顧自的決定分手后又和越智曖昧,怎么對得起想讓市子開心花費幾周來做禮物的早乙女?
[img=1:C][/img]
[img=2:C][/img]
(想要體會市子心情和發現市子態度不自然時早乙女的表情對比,我真的覺得這里的他有點可憐。)
自己的心結不去和早乙女坦白,自己的成功也不和早乙女分享
開頭和皮克斯的頭腦特工隊相似,大腦里負責理智的樂觀、悲觀等幾個因素人物替主角今日子做生活中的每個決定,包括對古川飾演的早乙女一見鐘情,搭訕等。但總有情感因素的糾結導致感性壓制住理性,劇中有三次感性因素上場承擔了三次情節的啟程轉接。第一次是放開一切去表白,去服從內心欲望上床,然后便是千篇一律的相識、交往等。第二次是去原諒去接受彼此的棱角,終歸是喜歡要在一起的節奏,熟悉的套路,我也開始快進觀看,估摸著也是最后歷經磨合挫折最終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大結局。
然而快進到快末尾時,女主今日子竟然選擇了分手!這才趕緊倒回開頭重新觀看,也才發現導演在其中蘊含的良苦用心——我們說愛,尋求愛,得到愛,享受愛,卻忽視了我們自己。面對未婚夫因為“你不夠傷心所以不夠愛我”而劈腿的女主,盡管依舊有夢想,樂觀,追求自己寫小說的夢想,實際內心是不確定的。不確定自己做的正確與否,在意他人的看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心不夠強大,所以在記錄因素的本子里才有那么多黑頁,是別人乃至自己都不能觸碰的紅線
“腦內中毒大作戰”口碑不衰!我的大腦中毒了吧,我那么喜歡他,我居然把他甩了?!幸好我把他甩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