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0332
“全能囧爸”平凡的父親,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個充滿心酸又滿滿浪漫溫情的故事,這是一部讓人在歡笑中感受悲傷的喜劇。
在象征團圓的元宵節,以父子情為題材的勵志喜劇《全能囧爸》來的正是時候。影片講述了一位樂觀的農民老爸李國富,帶著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的兒子李發群來到西安,白天干著收廢品的買賣,晚上給廣場舞隊吹嗩吶,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層,他卻始終沒有放棄要“活得牛X”的信念。為了要讓叛逆期的兒子也建立這種信念,他一步一步逆流而上。被警察誤捉,更讓警察怎么給帶來的怎么給送回去;給兒子找工作,騎著自行車死磕快遞公司經理的小轎車,為了讓兒子不再自卑,他拎著嗩吶參加了電視選秀,唱起了搖滾樂,一幕一幕,點點滴滴,感人至深。
李家父子的生活中極盡艱辛,董春澤導演卻沒有刻意的營造悲傷,而是盡力的還原生活本身的質感和戲劇感,并通過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特點,制造出大量源于真實的喜感和笑點,使影片始終在悲與喜之間交替進行,帶給觀眾一種內心的喜劇感受。
影片的笑料很多,李家父子與胖姑娘的相親,“他嬸”對李國富的“明送”秋波,都有不俗的笑果,難得的是
我們發現,那些噱頭十足,萬眾期待的大片,往往是爛片。而那些不被看好的小成本電影,卻往往帶給我們驚喜。
現實也一樣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沒有期待的意外之喜,卻更令我們動容。
就像這部《全能囧爸》,偶然間看到朋友在看這個,當時就被片段所吸引,后來自己找時間補全了。這也是種意外的緣分,沒有挖掘卻被發現。
簡單的情節,明了的主線,就像極了我們大部分人的平凡生活。我超級喜歡囧爸這個角色,因為他永遠樂觀,充滿希望,他就是那些文學家口中的勇士,即使知道生活的真相,卻依然樂觀面對。
作為一部小成本電影能拍成這樣,已然是不錯了。老爸很全能,很囧,但更多的是邊緣,是掙扎,是不停歇。用很老的梗,拍不出新花樣,但拍得出真心真意。
但既是小成本電影,又何必取一個如此商業化的片名。在當下的中國影壇,光有這樣的片名是完全不會對票房有任何幫助的。與其這樣當初影片不如模仿婁燁的《推拿》,將影片叫做父與子,或父親,或洗頭。這種類型的電影在當下注定與票房無緣,博得好口碑,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電影《推拿》的海報上不是也說了嗎,“即使散客也要做”。即使只有一點點受眾,一點點票房,只要拍出了想要的,想表達的,那也就夠了。
中國的電影市場是一片沃土,電影票房就像一顆搖錢樹,小成本電影的每一次灌溉,只能得到它的幾片金葉子,但好的口碑就像是好的養料,能讓金蘋果發育的很大。當它積累到足夠大時,給一個契機,它自然就會落下。就像電影《泰囧》一樣,沒有《人囧》的好口碑,沒有徐崢、王寶、黃渤等人之前所拍攝的小成本電影的成功,哪能有《泰囧》的成功。說到底小成本電影需要的不是錢,而是人心。
可能很多人都如我一樣,被國產電影愚弄的遍體鱗傷后每每自責自己手賤。但是終歸有一種期望,所以總是在手賤然后自責繼續手賤的循環中獲得了眾多可咒罵的素材。今天看完《全能囧爸》后,我是深深的感動了……
西安話,社會底層,殘酷而溫暖的生活,中國式的親情,每一個人都那么真實,毫不做作。
相比那些吵的沸沸揚揚,什么明星大腕助陣的國產影片,鮮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幾乎都逃不出惡俗做作的怪圈。
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一種表面高大上實際假大空的社會環境,使得電影制作和觀影群體都體現出一種不可理喻的畸形,太多人都持著一種自以為的空洞和紙迷金醉的幻想熬過大半生。
讓我大聲喊一句,羅京民,牛批!
當結尾處,收破爛的爸爸戴著送的雷朋,一口陜西話,滄桑的唱出光明的時候,我就流淚了。那不僅僅是為了他的兒子啊,我覺得他也是為了他自己,為他自己這些年的艱辛與堅持,也歌唱著,呼喚著未來那個他和兒子美好生活的光明遠方。
兒子中間的那段快遞生涯,是他認同自己肯定自己的美好時光,和同事和諧相處,和父親關系也更親密,重要的是當他騎著電動車載著心愛的女人穿梭在路上,風吹開領子,年輕的心盼望著愛情,雖然他有殘疾,但他的感情沒有,反而更加豐富,那么純潔。
“全能囧爸”平凡的父親,平凡的世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