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50388
“中國詩詞大會 第二季”一場與古人的心靈交匯
看過很多期中華好詩詞,正月看到詩詞大會,感覺太簡單了,并不能篩選真正的高手,遠不能讓愛詩之人看得過癮;
每題都放那個百人團的答題環節和結果檢驗環節都是對時間的極大浪費,用快進鍵又會直接跳多跳過選手答題過程,很不方便,我沒有統計過一期中這些無用環節總共占了多長時間,但絕對是及其拖沓的,一期看下來真正能夠收獲的知識不多;
那飛花令遠沒有中華好詩詞上面來得酣暢淋漓,原因有二,一是低門檻導致入選的選手實力不是最頂尖詩詞儲備量和即時提取能力遠不及中華好詩詞上那些高手優秀,其次這個節目節奏壓得太慢了!比如“酒”的那次,中華好詩詞兩個武大文科男你來我往約三十多個來回,沒有太多停頓,就像是兩個文豪,飲到佳境,你來我往地比拼學識,互相賞識互相激勵互相不服,跟這個主題配得絕妙;而在詩詞大會的決賽舞臺上,飛花令也是這一主題,就斗了五六個回合,還拘拘謹謹的,完全就是在按部就班搜腸刮肚比賽而已,無一點趣味可言。
當然,可能我話說的太絕對,畢竟珠玉在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真的感慨平臺不同境遇不同
其實本來沒有看詩詞大會的,但是微博上關于這個節目的消息鋪天蓋地(這樣形容應該不夸張),所以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全部看下來,還是不錯的,值得夸贊。首先,這個節目確實激起了觀眾學習詩詞的熱情;其次,嘉賓的點評也很到位,可以學習的同時聽一聽故事啥的;最后,董卿又圈粉了。
其實最早看到的消息是武亦姝,很多文章把她稱為才女,什么“滿足了我對古典才女的所有幻想”之類的,但是另一邊又有人反駁,“不過只是會背一些詩就成為才女未免名過其實”。還有折中的看法,武亦姝確實厲害,但是沒有厲害到能被捧上天的地步。我自己也傾向于這樣的看法,但是不止武亦姝,這個節目里的很多人都是,比如陳更,彭敏,姜聞頁等等。我個人最佩服的是彭敏,最喜歡的是姜聞頁這個妹子。
終于要說到這個節目的出題了。我看到過一些說法,有“這都是學過的”,也有“很多我都不會”,在看這個節目的最開始,我自己也跟著做了題,還順便做了個紀錄。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是大四,社會工作專業,大學四年沒有上過文學專業的課,高中的時候是理科生
看這個節目只是因為在朋友圈看了一條視頻,視頻的主角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武亦舒,我被這個16歲的女孩深深的折服了,于是瘋狂的在網上找視頻開始了補課。
昨天花了一天的時間看了四場,每一場都有讓人記憶深刻的選手,第一場我很喜歡那個小孩子,就像嘉賓點評的那樣,這個孩子身上真的很具有詩人的風范,這種大氣讓我更加看好他以后的發展。還有陳更,這個來自北大的研究機器人的女孩子,她的詩詞儲備量讓嘉賓都感到震驚,相比這也不是一日之功,是經歷了無數春夏秋冬積攢下來的沉淀。
古人的情感濃烈得像一杯高度白酒。因為交通不便,所以更珍惜友情;因為崇尚忠貞,所以更在乎愛情;因為心有所向,便更熱愛生活。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他們的生活很純粹,愛自己,愛朋友,愛家人,愛祖國,恨骯臟和污穢,恨漠視與誤會。詩中有那么深的感情在,怎能不愛?
P.S.我最喜歡武亦姝和姜聞頁
“中國詩詞大會 第二季”一場與古人的心靈交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