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0930
《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奧爾芬斯 第二季》沒頭腦們想演繹出緊張刺激險象環生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一出鬧劇
我還是蠻喜歡這部劇的設定的,看到很多人給一星,我感覺只能說不是你們的菜而已,其實回頭看一開始的設定,孤兒部隊的設定,不對,3個主要角色都是孤兒,以主要角色全掛的悲劇收場,還是比較合理的,當然政治斗爭方面比較單薄,動畫這方面好像就沒有特別厲害的吧。另外一提到主要角色全掛,我就想起了另一部動畫《斬,赤紅之瞳》那個是主角靠光環活到了最后,其他人基本都掛了。這部我感覺更狠,支撐整部劇劇情的主要角色都掛了。說實話看完有些不甘,還期待著最后三日月奇跡生還呢,畢竟他最后的鏡頭都沒有一個大特寫,團長那個向前的手勢還是有一個大特寫的。最后想想這劇的主題就是向前,不能停下來,哪怕重要的人離去,還是要向前。
其實第二季放到打贏MA就可以果斷高潮結局的。但是并沒有。于是至此之后劇情急轉直下。男主半癱,男二也許是為了能吃到更多的巧克力,竟然被鼓動得白日做夢King of Mars。碰上裝腔作勢的友軍也不給力,開著著傳奇座駕依然脆敗。于是開啟戶口本模式,莫非是黑富野在背后作法?
人物關系過于黏膩。男主男二關系曖昧且無腦,而且真的在高達官方作品中看到一對的BL(雖然是單相思),讓人無法接受。另外男主和包括女主在內的兩位女性同時保持曖昧關系甚至疑似性關系,也是讓人跌破眼鏡。而且懵懂中居然續種成功,但怎么看當時那位女生都應該是未成年吧。
OP、ED依舊高素質,但機設滑坡。Barbatos的帝皇形態與天狼座差異性太小,懷疑偷懶。敵機除了那部大型MA,無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最可笑的是友軍的傳說級高達巴耶力(BAEL),面對敵將無一勝績,直接打消了我入手MG的興趣。
最后,少有的主角戰死沙場的Gundam。
降著降著7.7分了。以后大概會更低,我也理解。
確實是蠻傻的,確實不高明。但這個不是文藝片,也不是色情片,你看的時候都不知道嗎。這就是為了賣玩具編的小段子,這個主旨一萬年沒變過。那你和賣玩具的是要討論情懷還是蒙太奇啊!
還有都能不能看完了再評啊!那你要再說個蕭伯納的經典老段子,什么不用吃完才知道雞蛋是臭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有本事第一口就吐啊!你反射弧再長也不要吃到只剩最后一口蛋白了還給個一星,說這蛋太尼瑪臭了,這是來搞笑嗎。
那你們要怎么樣啊?死一個人要棄劇
我上一次對長井龍雪印象深刻的作品,好像還是《龍與虎》和《未聞花名》,個人認為這兩部作品都很優秀,我也非常喜歡。當接到預告,長井龍雪將要監督高達的新作之時,內心充滿期待。畢竟以往看他的作品塑造的角色都很細膩,而且劇情還是挺煽情的。
我想最近幾年的高達里,沒有一部口碑達到眾多高達鐵粉期望值的作品。上一部引起大范圍討論的高達還是OO。豆瓣對OO的劇場版先驅者的覺醒給了相當低的分數,但我認為這部劇場版還蠻誠意的,起碼是給OO系列蓋上了棺。
先說結論吧
鐵血孤兒團的第二季終于在4月2 日播完了。
說句實話,第二季感覺整部都是以文戲為主,主角團隊,正派人物各種死。如果說第一季正派人物各種奴干反派人物的話, 那第二季就是各種小人得志,正派人物們各種悲壯犧牲。
三日月和奧爾加的犧牲其實各位看官隱隱約約地已經可以猜到。
或者換個說法,三日月和奧爾加的死才能讓整個故事更加有真實感,主題得到升華而不落俗套。
為什么三日月一定要拿便當?
鐵血孤兒團的這個番,收視率平平,但是在成人的觀眾中得到不錯的口碑。原因就在于主角團隊門不嘴炮
很早以前的高達,從剛出來到挺長時間之后,都只有那么幾個人,一整個艦隊啊都只有幾個。連個整備師都很少見。于是就是兩邊天上打,打到地上,最后又打到天上。主角跟一個莫名其妙帶著假面的男反派,就這么折騰來折騰去一部過去了。
這部人很多,一個團好幾百。死了還再招些新的進來,訓練一下,繼續上。
于是最初這幫孤兒們,沒辦法混不下去了決定自己出來干,把老板干掉了,生意接過來。雖然資金都不穩定,但還是打出了名號。中間有很多保守勢力和既得利益群體的出來各種阻撓,結果被干掉啦。當然這些地方內部也有人想要往上爬,搞改革。于是就變成了里應外合了。
靠著精英主力和哪里搞來精銳機體/設備,到處拉資金,找贊助,做成了一筆大生意。于是撐過了第一季。
第二季一上來就開始覺得生意做得不夠大了,開始越做越大的驅使。自己辦廠造機體,自己開農場,繼續跟人打做生意。么,總覺得不會一路好下去,估計會來個轉機,團隊又分裂了啥的。最后跟鐵甲面對砸、把機體都毀了。情況好還會有前傳、后傳、外傳。
么,高達么,幾十年了就那么回事兒
《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奧爾芬斯 第二季》沒頭腦們想演繹出緊張刺激險象環生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一出鬧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