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64688
【白色上帝】血統論與出身論的又一次角力
城市里的狗還好些,我老家在農村,農村養狗簡直是恨,養來看家護院,一轉眼就被那些開著面包的偷狗的畜生給偷了。特別是冬天,因為狗肉冬天特別好銷,夏天沒那么厲害 也很嚴重。養了這么久有感情的,結果一下去就沒了的感覺,每次都是這樣的感覺你懂么。。。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村的一家人晚上吃完晚飯出來喂狗,發現有人偷狗,結果人家拿著獵槍指著腦袋把狗牽走了。報案警察也不管,只說你們不要和這些人沖突,還說他們也不會拿命去冒險。后來我還去市政府官網反應,我說已經非法持有槍支搶劫了,這還不能定性為刑事案件么?然后官網給我的答復是:如果你家狗沒偷了,你也可以報警。。。直接無視我提的非法持槍。。。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做主人的都無法保護它們,其實某種情況下我還真希望它們會如同影片那般給世界一個提醒,萬物之靈也不要忘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電影剛開場的時候,很多很多的狗狗追著同一個人,然后那個城市里面沒有任何一個人,空蕩無存。
看到最后的場景我才知道,到底“白色上帝”是什么意思。但是還是覺得這是一部殘忍的電影,這些狗狗,因為遭到人類的迫害,所以報復人類,但是這些狗狗還是很分的清楚的,報復的時候只找那些欺負過他的人,而沒有傷及無辜。
我一直在想,如果這只狗狗是一個男孩,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如果這只狗狗是一個大男孩,一定很帥氣,很吸引人,一定受盡世間千般苦痛
這真是一部內容獨特,難以歸類的電影,想了半天暫且把他歸入魔幻現實主義的陣營吧。拿了2014年戛納的一種關注大獎,倒是符合這個品味。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小女孩和她養的一條叫哈根的狗,但卻絕非以往溫情或搞笑的動物片。故事情節難以描繪,因為包含的東西太多,先談一下喜歡的細節和片段。
第一幕便引發了我極大的觀影興趣,仿佛上帝在注視人間般的俯角鏡頭下,本該繁忙的城市立交橋上只有一輛渺小的單車匆匆劃過。鏡頭轉下,騎著單車的女孩孤獨的穿過空曠的大橋,她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掠過的風聲和黑鞋白襪踩著單車的鏈條聲,突然背景音樂切換成一首氣勢宏偉的交響樂,轉角的街道殺出一群奔跑呼嘯的瘋狗,如波濤洶涌的洪水一樣向女孩涌去。踏過鋼琴鍵一般的斑馬線,音樂戛然而止。
此外還有屠宰場鮮血淋漓的屠牛現場,女孩吹著小號哄哈根睡覺清晨在浴缸中醒來,被拋棄在公路上的哈根茫然無措的在城市之間流浪,被流浪漢賤賣給狗販子輾轉落到斗狗人手中訓練以及斗狗場,小女孩跟著暗戀的男孩子進入夜店迷茫的狂歡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亦沒有突如其來的壞。
不管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是在講訴一個同樣的道理:善恩到頭終有報。人與人或人與動物,都適用這一準則。
莉莉的狗“哈根”在一次爭吵中,被父親趕下了車,便從此在大街小巷流浪,后被不法分子買賣用作斗狗,逃出后又被流浪狗中心抓了起來。哈根自身的遭遇加上一路上的所見加深了對人類的仇恨,于是開始報復,帶領一群狗殺了惡意待狗的那群人。我們常說人人平等,人與動物之間雖說不至于做到這個地步,但作為高等生物的人,也不該視任何生命如草芥,否則也怨不得冥冥中的報應。
當哈根在最后遇見莉莉,起初齜牙咧嘴,懷恨于主人的殘忍丟棄,但又有些猶豫,兇相畢露之時又踟躕不前。莉莉被嚇哭了,吹起了小號,哈根聽著樂聲,慢慢曲腿匍匐在了地上,和以前和小主人還在一起時一樣。莉莉放下書包,也匍匐著趴在地上,與哈根對視。夜色已深,城市回歸了寧靜。
哈根經歷過生死一線,也受到了許多委屈,此時面對曾經的小主人又再次乖巧如初。原本性情溫順的哈根
【白色上帝】血統論與出身論的又一次角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