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念念是因為看了張艾嘉在央視的開講,真心喜歡她,活得好通透。也知道電影的主題就是關于童年對人一生的深刻影響。
育男,擁有媽媽親手縫制的衣服,足以讓妹妹嫉妒,卻心里覺得媽媽更愛畫畫的阿妹。
育美,發現媽媽偷情的秘密,不敢告訴自己男友懷孕的消息,怕自己所有的事情都不好。
事實上,媽媽好愛她們兩個,為了他們的天分不惜反抗爸爸。而他們兩個,不管長成多大,都記得媽媽的睡前故事。育男不讓游客帶走一條小魚,育美眼中懷孕的自己自畫像,除了紅唇,都是黑色。但是卻能畫出美麗的童話故事。
阿翔,被爸爸送到拳擊訓練管,不管自己是否有天分就努力練習,希望有一日能讓爸爸驕傲。
和解吧,親人不是不愛你,只是你沒有看到全部的故事。
和解吧,勇敢地活著,把陽光照進傷口,然后就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不得不夸張艾嘉,故事里面有很多細小線索,充滿溫情,念念不忘。

印象最深有兩處
育男在酒吧醉酒后做夢,夢到媽媽,她們像剛認識的陌生人一樣對話,最后臨走時育男叫了一聲媽媽,媽媽應了。
育男碰到地上小女孩的書本,結果那個書本就是育美的畫冊,里面是媽媽小時候一直在說的那個童話故事。后來他終于找到了育美。
這樣的親人離散多年終于重逢的故事很多,但是這一部,看到結尾的時候我淚流滿面,它讓我感受到了,尋找多年的親人終于重逢的那種感動。梗是老梗,但就是感動到了。
其實前半段育男育美的故事,小時候的畫面穿插著在講,此外還有育美的男朋友那邊的故事
我在電影裏聽到:叨念、想念、絮絮念。
電影的主題是親情,求而不得的親情。育男、育美想念著記恨著逝去的母親,阿翔想念著期盼著失聯的父親。他們都想要一個答案,為什麼當年母親/父親自私地離開,罔顧他們的快樂,只追求自己想要的。是因為不愛他們嗎。這個痛苦的疑問一直伴隨其長大,如同鬼魅不斷地折磨著他們。最終,育男通過自己的幻覺找到母親,育美通過畫畫、懷孕聆聽自己,阿翔在海邊打拳與父親對話,故事中的人,都靠與自己對話,與自己和解,找到了答案。
但讓我感悟最多的卻是電影中的愛情。阿翔專注打拳事業,育美懷孕了,怕事實會嚇走男朋友。我甚至覺得他們不是親密的情侶,除了做愛時刻,他們的生活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孤獨感,以及承受著相互摩擦帶來的痛苦。童年傷痛刺激著他們,他們要的答案,只能在自己內心尋找,而無法從伴侶身上獲得。我以為,阿翔只是個偏執的打拳小子,不顧女朋友的情緒,也不願意負起任何責任。我最感動的時刻,莫過於他在海邊與想像中的父親打拳對話發洩後,顫抖但堅定地對育美說"我愛你。"此刻,他決定

從頭到尾,這部電影有讓人放下理性思考回歸內心的魔力。
很是神奇,在這個公共的場合——那麼多人看同一場電影,在同一個空間中,這部電影創造出了一個個只屬於每個獨立個體的空間,讓人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中看見自己。
記得有人說,大海是母親子宮的隱喻。那麼,綠島是那個溫暖的原初,大海對面的世界是找不到回家路的現世。
“事情都過去了,向前看,不要再想了。”遇到事情,我們常常這麼說。可是事實上,是這樣嗎?隨著肉體的逝去,一切就跟著埋葬了嗎?真是遺憾,在我們的語言裡,在一代代繁衍生息裡,在我們的文化裡,有些生命的母題註定不斷重複不斷被提及不斷再次浮現。比如母親,比如原生家庭,比如生存的動力。如果一些結在那裡,便一直在那裡,一直無法向前。
不能回去/無法梳理的心結帶來的是生命無名的焦慮與迷失。在電話亭裡,育美怎麼也打不開薯片,直到整包薯片嘭地爆裂。她慌亂地用包裝袋抹散落滿地的薯片,卻沒有將它們盛起,或根本無從盛起。她知道自己哪裡有些問題,卻無以名狀。她甩落大塊大塊的顏色
《念念》是一部典型臺灣文藝腔的小眾電影,作為編劇兼導演的張艾嘉,電影顯然成為了她很個人的產品,這有些過于自我意識的表達,使得電影和受眾的情感共鳴感受便很難產生……
電影講述了主題是記憶與遺忘,男女主角其實是同一面向,女孩自右家庭破裂失去父親與哥哥、母親隨即去世,男孩自右失去父親,也即是說男女主角自右失去的都是與自己同角色的扮演者,而另一角色的長輩也成為缺席,這就釀成了心理陰影和心理疾病,還暗合精神分析,于是電影時不時展現了主角對家長的幻想與幻覺,女主角對陌生人的恐懼,對懷孕的矛盾,男主角對拳擊活動的執著,可以說,影片的編劇是下了心血的,然而這種劇情設計過于偏激和邊緣化,可能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很難體驗這種劇情中所傳達的意涵……
影片中,男女主角相互隔閡,慢慢相互理解,并互相救贖,可惜這個過程被輕描淡寫,似乎懷孕就成了解決故事糾結的路徑,未免過于牽強,電影的鏡頭和構圖等敘事語言秉承了臺灣電影的風貌,特別是對島與海的描寫,不說美人魚的意象,至少也符合了柯宇綸的職業一般,成了臺灣的風光片

每個人的成長都有兒時的影子,即使成人,或多或少我們的所做所想是想得到父母的贊賞,那些遲到的更多是再也得不到的表揚,牽動著無辜的我們!想擺脫嗎,想沉浸其中嗎?有時候我們也說不清,內心的某個角落,那個坐在陰影中的小孩,他還好嗎?!要經過多少年的洗禮,我們才能過好屬于自己的人生,而那時的你我,不經意間是否在某個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同樣的種子!“今天為什么是這樣,是他本來就是這樣,還是……”,生命的輪回有太多的無厘頭,您說,是嗎?!
【念念】口碑經典!名字越短,票房越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