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28114
“比海更深”口碑不衰的家庭片 懷念與告別,和解與未來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日本導演,從無人知曉到小偷家族,我都被那種淡淡的慢鏡頭的生活所深深吸引,雖然平淡,但卻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良多的母親對良多說:“追求幸福,夢想總是要犧牲一些東西,放棄一些東西。”是的,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是由苦痛與快樂構成。有的東西失去便失去了,錯過便錯過了,我們只能選擇接受。是枝裕和的鏡頭下的人們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良多也是如此。雖向往幸福,夢想,但卻擺脫不了自己人性的欲望陋習。執著于過去的婚姻,過去的生活,卻遲遲不能領會,已無法回歸
一個中年男人,父親剛剛去世,兒子跟著離婚的妻子生活。他和父親一樣,經常找母親、姐姐、同事等等四處借錢。有了點錢還跑去賭博。寫了本小說不溫不火,正經的工作是私家偵探,卻以寫作為借口并沒有認真去做,小說也進展緩慢。
四處碰壁,處處難堪,還得維持著作為兒子,父親,公司里的前輩和小說家的體面。他想擺脫父親的影子,卻還是像父親一樣不得不四處舉債;信誓旦旦拿了工資去交房租,去給兒子買雙棒球手套,卻分分鐘賭得一干二凈;心里放不下前妻,前妻卻在和高富帥約會;
這就是人生的樣子
無論子女是事業有成,還是不成器的痞子,在父母眼里都是一顆顆閃耀的金子。
奶奶告訴孫子,文采是很棒的天賦,不是誰都有的。可見,對于小說家的兒子,母親也必定是欣賞的,就像她一直懷揣著希望在為那棵不結果實的小樹澆水。大器晚成不是一個母親的自我安慰,是一種希望。
父親也是一樣。父子之情總會被誤解,爺爺以為爸爸不喜歡他,孫子以為爸爸不喜歡自己。這種默默付出的父愛,好像總是在被錯過。結尾男主終于知道了自己父親是如此珍視他的作品,并且對他報之期望。于是他沒有把墨硯當掉
人到中年的是枝裕和重新審視與父母關系
澎湃新聞網 作者:阿水
《步履不停》八年后,是枝裕和與阿部寬再次合作了這部《比海更深》。可以將之視作前者的姊妹篇,不同的是,二位的年齡已從“四字頭”升為“五字頭”,也都在這八年里成為爸爸。
兩人擔任的人生角色既復雜,見識過的世界也已廣闊。人到中年,會產生從身邊找答案的愿望。父親過世,母親年老,自己也成為父親,于是重新審視與父母間的關系,發現某些無可避免的相似和延續,并思考自己命運軌跡的適當時刻。
1950年代后期
“比海更深”口碑不衰的家庭片 懷念與告別,和解與未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