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29855
“火山下的人生”放下執著執念
真心誠意完全不以商業為目的的好片,冗長鏡頭很多,一個側面鏡頭都能給一分鐘,走一條路都能拍到走完全程。
想起當初看#蟲師#,也是畫風清奇,清新寡淡,電影結束還覺得很驚奇,怎么就能把這樣一部電影完完整整看下來了。
所以,佛家說的放下執著還是對的,接受既定的說不定會更好,但是內心執著的惡魔絕對不甘心就此輕易放下執著,只有經歷才能打敗執著。
看其他影評才知道,原來是父親和工頭一起把孩子賣了,表面看殘忍。但這就是人,犧牲了一個孩子,給一家人帶來了房子,帶來了父母和女兒更好的日子,利益驅動的可以泯滅良心的,人。雖然是帶著痛苦的更好生活,但這也是人,為了能生活下去,堅定扛下內心所有傷痛的,人。
另外,電影帶給我的還有危地馬拉這個地方的風俗人情。看電影就是坐在屏幕前面環游世界,感受各地風俗,這是我喜歡電影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哈哈。
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對我們過于遙遠。
想起這個國家,就會想起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斯圖里亞斯及小說《玉米人》。這個三分之二皆為山地的國家,有著幾座著名的如富埃戈塔、胡穆爾科等活火山。咖啡、棉花、香蕉和玉米是主要農作物。杰羅布·斯塔曼特的《火山下的人生》(2015),即用極為沉靜的手法,還原和活化了瑪雅人卡齊格爾族的真實生活,極度邊緣又倍感憂傷。
影片的明晰,簡煉,生動,讓我訝異和啞然。訝異是說,通過女主角17歲的瑪麗亞,在火山下所遇到的情感生活及其演變,如同火山停息之后的熾烈
危地馬拉這個陌生遙遠的國度我們知道多少?如果不是透過這位新導演杰羅·布斯塔曼特(Jayro Bustamante)的鏡頭,恐怕是沒有太多渠道可以了解到更多當地的風土人情。乍看之下,這部影片給人的感覺跟當年觀看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一樣:貧窮落后的山區、傳統民俗文化、女性遭受壓抑的命運,甚至是連影片開頭一幕都讓人聯想到張藝謀的《紅高粱》。兩部影片都以劇中女主角的臉部大特寫拉開序幕,恰好《紅高粱》是中國電影人在柏林電影節第一次拿下最高榮譽金熊獎,這部作品也當作是危地馬拉電影初次敲開世界電影之門
導演Jayro Bustamante拍攝的《Ixcanul》是一部危地馬拉劇情片,通過描寫少女Maria尋求超越目前生活的愿望,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危地馬拉土著人的整體生活狀況,他們遭受著幾乎不可估量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剝削,并描繪了不同世代的危地馬拉人如何與文化轉變作斗爭或適應這種轉變。
故事從建在火山坡上的村莊開始演變,瑪麗亞和她的父母在那里種植咖啡。在被許配給種植園的工頭伊格納西奧時,瑪麗亞萌生了在火山之外尋求另一種生活的愿望。她與佩佩的戀情使她懷孕,后來的自我放逐又喚起了蛇的危險
無意間看著這部片子,劇情介紹豆瓣兒都能看到。
影片中最能打動我的就是女主和母親的感情。在我看來,女主做錯了事情但母親始終沒有放棄她。
后來女主被蛇咬,在一個互相語言不通神志不清的狀態下簽署了一份所謂的政府補貼文件。通過四個人一起去警察局報警找孩子應該能知道孩子是被工頭賣掉的,后來工頭給父親錢,可想而知這是他們倆串通好的。
影片以女主頭戴白紗出嫁而結束,給觀眾留下無限遐想。她應該是嫁給了那位種植園的工頭,工頭清楚她身上發生的事情,不知道以后會怎樣對待她……
“火山下的人生”放下執著執念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