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的鄉村音樂,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溫暖而不熾烈的陽光,寧靜的鄉村風景,富有風情的歐洲小鎮,和善的友鄰,相親相愛的老夫妻,充實快樂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可是隨著男主角拉爾夫·梅特蘭病情的加重,所剩時間不多了,他仍有一樁未了的心事,那就是同兒子和解。
大概是拉爾夫過于強勢,總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兒子身上,總是自作主張為兒子安排一切,卻又固執地要求兒子接納自己的付出,長期忽略兒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忽略妻子的感受和想法,導致妻子和兒子都離他而去。之后

是一部2017年出品的英國電影。很平靜很溫馨的家庭生活片。
一開始看這部電影,出乎意料聽到的是熟悉的國語配音。聽下去慢慢才知道現而今咱們國家從事配音事業的原來只有一男一女兩個人,聽著這倆機器人不高不低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的發聲,腦子里還要快速的轉換成劇中人的真實口吻,著實費勁。如果有選擇的話,我寧愿聽原聲看中文字幕。
老頭拉爾夫曾經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性格風流不羈,年輕時曾有過不少荒唐的行為,并因此疏遠了自己的兒子。在步入暮年的時候,得知自己患了絕癥,開始打理自己的身后事

內心經歷過,掙扎后決定死去,發現自己又醒了過來,這對于老人來說,是完完全全的生命的又一次機會,得知自己要當爺爺了,肌肉萎縮,癱瘓在床,也要留下最后一口氣看到自己的孫子,這是生命帶給另一個生命的希望。這是生命的力量。
整部影片非常的平淡,沒有什么波瀾,節奏把握的比較奇怪,平時看看是OK的
比較喜歡的是影片的濾鏡,很溫暖,很安詳,真實的感覺仿佛就是生活中平平常常會遇見的事情。

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首詩,卻是第一次讀懂這首詩。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白晝將盡,暮年仍應燃燒咆哮;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雖然在白晝盡頭,智者自知該踏上夜途。
詩歌中的“良夜”(that good night)和“光的消逝”(the dying of the light)都比喻死亡。詩人用激烈的口吻勸解人們不要聽從命運擺布

“那般良夜”2017年度佳片,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