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高級幽默,全程笑不出來。倒是西瑪遠行時說的我又不是你的孩子讓人有點感傷。有點《鋼的琴》的感覺,但又缺點高潮,不是那種絲絲滲透的平淡,好像電影過半了還沒什么實質,孤兒院、畢業、愛情戲好像都可有可無。男主為什么要演成一個智障,不管怎么看嘴角都像在笑。要是能升華點讓人回味就好了。伊利亞和愛人的感情也沒有著重回憶,女生一席藍裙確實很漂亮,兩人有禮貌的保持距離的望著對方,我盼著能吻一下,還是讓人有在對戲的感覺。

這是今年塞爾維亞準備申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候選電影,一部尚屬于冷門的好片。
“火車司機命中注定要撞死人”,有點駭人聽聞,但這是行業間里代代相傳,如同魔咒般的職業宿命,躲不掉。一群老司機沒事干在一起喝酒嘮嗑,談起五花八門的人身事故早已波瀾不驚,遇到難忘的還能如數家珍。幾杯黃酒下肚,扳著指頭都數不清,死在自己車輪下的到底有多少亡靈冤魂。從看到死人最初的夜夜噩夢,但后來即使對著人頭斷肢也面不改色的淡然處之。凡事都有第一次,沖淡了恐懼,漸漸的再多震驚都會麻木不仁。

因為這學期上電影課看了許多保國電影,當時就覺得東歐電影雖然小眾卻總能戳中人。即使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大多沒有英雄主義,沒有完美愛情,也沒有一波三折、波瀾壯闊,但卻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除此之外,東歐的風土人情,社會的樣貌、癥結也通過鏡頭里所探討的、所迷惘的東西被我們所窺見。
火車司機日記 是我看到過得第一部塞爾維亞電影,這真是榮幸。
曾經坐了無數次東歐陳舊的老式火車,它們哐哧哐哧地行駛在山野間,磨平了坐貫高鐵的急性子。我去塞爾維亞的時候,也正是坐的這種老式的國際列車,而且只有三節車廂。來回的火車都晚了點。夏天最猖狂的時候,沒有網絡,沒有冷氣,有的只是窗外野蠻生長的東歐鄉野,耳邊車輪軋過鐵軌的聲音,還有心里遙遠的目的地。
火車司機要學會如何在撞死人后內心重建,而乘客則是要學會如何在火車上消磨時間。
【火車司機日記】請讓我看看駕駛室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