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1176
【路易十四的死亡紀事】2016佳片有約,與《凡爾賽宮》對著看
生、老,接下去什么?是我們知道,但故意不去想的。是詛咒、發誓,真相卻嚴酷到不該拿來開玩笑的。
即便繞開此類虛構類作品,非虛構的也不斷在發生。更何況,有的虛構類,直面陰影和沉重,是大寫的真實。
路易十四垂暮,曾經的大有為君王垂死如何掙扎,人力如何不勝天。大屏幕窺視華美宮殿與腐朽病軀,醫生們諸種SHOT IN THE DARK無效,滿屋子的人圍著老國王說著WHITE LIES,其實躺著的站著的也許都心知肚明。認命,但有責任配合命運的腳本一步一步走——于是銀幕內外,仿佛都預知結局等著看路易十四咽氣。
西班牙導演阿爾伯特?塞拉曾憑借處女作《唐吉訶德》吸引《電影手冊》的目光,其于2016年的新作《路易十四的死亡紀事》在第69屆戛納電影節的特別展映中見世,贏得一片叫好。雖然電影得到眾多媒體好評,入選《視與聽》2016年十佳,但是美術上的華麗無法掩飾電影沉悶的基調,讓觀者看得乏困。片中沒有輝煌的經歷,只有帝王臨死前的一段日常紀事被展現出來,緩慢而又難熬。
電影開頭。花園里,在路易十四眼前的是一片充滿生機的鳥語花香。宮殿里,在路易十四身前是一眾大臣妃子的畢恭畢敬。國王是帝國的象征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路易十四的死亡紀事》,一個迷戀建筑和戰爭的王,瀕死的過程和普通人一樣煎熬、痛苦、不堪,同樣很難保持尊嚴,另外,他同普通人一樣對美好的事物保持著灼灼的熱情,哪怕力不從心。不同的是,他最終獲得了比普通人更清醒的見地,燒掉了先王留下的遺囑和其他證明,并告誡孩子讓人民獲得更多福利:減稅、依靠信仰、善待鄰里等。最終他讓醫生們取出他的心臟,同他父親一樣,放入教會。也就是說他同意醫生們解剖他的遺體。最后的解剖場面令人震撼,這種科學的勇于正視疾病的態度,無論是身體的還是社會的
【路易十四的死亡紀事】2016佳片有約,與《凡爾賽宮》對著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