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0269
【寒戰2】評價第二部不好的大概是沒完全看懂吧
首先來梳理下時間線和重要事件
1、劉Sir家人被挾持
2、劉Sir押小李去地鐵站(5000萬事件、地鐵爆炸事件第一戰),劉Sir懷疑自己人,組建秘密小隊
3、小李逃脫、劉Sir表態、李Sir蔡Sir見面
4、簡大狀出場(黎司長出場)、聆訊會(李Sir指控劉Sir,正式黑化)
5、李Sir見港府高層,歐MM跟蹤李Sir,李Sir見蔡Sir及其手下
6、歐MM拍到照片,引發隧道大戰(第二戰)
7、李Sir拉攏莫Sir想扳倒劉Sir,簡大狀洗出照片交給劉Sir
8、劉Sir故意泄露秘密小隊給SACP,試探莫Sir
9、秘密小隊發現沖鋒車位置,劉Sir命令李Sir帶隊前往清剿
10、收尾大戰,李Sir手下全滅、李Sir退休、蔡Sir放逐。
在這十個階段中,背后都有各方勢力的博弈
首先我們來分析事件參與各方
三大勢力:
1、蔡Sir+黎司長 目標:搞掉陸派,內部人上位,踐踏法制
2、劉Sir+陸局長(未露臉) 目標:不要被搞掉,維護法制
3、簡大狀+ICAC 目標:幫忙劉Sir,維護法制
OK~三大勢力都介紹完了,我們來分析下各派在每一步中的行動吧~
1、劉Sir家人被挾持事件
蔡Sir:劫持劉夫人,要求劉Sir釋放小李
《寒戰1》幾乎忘光,是邊看2邊回憶起一點,搞了半天這部是講政治斗爭的,也不去多說什么。
單說講故事。
真心糟糕,比《寒戰1》糟。
梁家輝的演技毋庸置疑,眼神傳遞非常有戲,所以我一直認為他的角色是有后招的,應該不會這么簡單的就被拉攏過去,至少也是個不動聲色隱藏的“臥底”吧。
結果,是我想多了……
什么彩蛋都沒出現,他的角色就這么平平淡淡的,莫名其妙的,完全違背自己的思想和立場的,從好轉向壞,直到最后一副要報仇的樣子給《寒戰3》做個鋪墊。
太失望了,真是個巨大的敗筆。
還有周潤發,前面一直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也以為有多厲害,搞了半天就是起到個傳遞照片的作用!然后就再也不出現了!我暈!
再說那張照片,應該是整個事件的關鍵證據,但是這照片也太不合常理了。香港前警察處長,拉攏那么多權貴密謀創造自己的天下,搞得像郇山隱修會一樣,按理說行事是要非常謹慎小心的,前面一幫人拉攏梁家輝都還是躲在個秘密地方,這回竟然就這么大喇喇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彭于晏和梁家輝當街擁抱,警察處長本也完全可以躲在車里不露面的
觀看《寒戰II》時,一直在想:到了第三集,還會怎樣發展?這系列電影不像《無間道》,情節雖然有不少犯駁之處,但明顯朝一個級別層層上升的方向推進,而且越是推進,越是開宗明義指向政治。要了解回歸後香港政治的變遷,這系列有不少神來之筆,而且有不少inside joke,相信有圈內人在溫馨提示。
一、「主流派」Vs「改革派」,無處不在
第一集原來的佈局,主要是香港警隊內部兩派的權力鬥爭,一派代表前線經驗豐富、也懂得警隊種種潛規則的「主流派」李Sir,他們有論資排輩的傳統,也有私相授受的文化,但同時精明幹練;另一派代表資歷較淺、重視現代科技、不滿警隊內部官僚作風的「改革派」劉Sir,背後有現任保安局長撐腰。一宗人為製造的罪案,就是前一派為了打擊後一派、「奪回」警務處長任命的陰謀。這樣的情節,的確在回歸後的公務員體系屢見不鮮,不少原來按資歷理應升遷的高級公務員,要麼提前退休、要麼被安置在閒職,或到了該晉升時反而仕途受挫(最新例子來自廉政公署),原因既是當事人接受不了政治掛帥、外行領導內行的「問責制」
4年前的《寒戰》一鳴驚人,同時口碑兩極化,在于它是一部洋溢著高度理性的作品,擺脫港產警匪片通用的個人英雄主義,將格局提升到整個香港政治生態,主題也從謳歌正義勇氣,轉換為體現權力制衡和法治精神。主角往往職位極高,思維清晰,理智掛帥,哪怕情緒暴動,也是為了突顯氣勢和震懾場面,都是策略的一部分。幾乎沒有抒情段落,幾乎所有臺詞全是功能性的,大義滅親也是二話不說。
這樣的編排,令人耳目一新,也自有引人入勝之處。但形似“機器人電影”,也將一部分觀眾擋在了門外,很難欣賞一部所有角色都藏起感情按照既定程序和利益邏輯行事的電影。情節中矛盾重重,卻不會有人、最起碼是主角真正失控,而看電影的樂趣之一,就是享受安全的失控。
對此,《寒戰2》試圖做出改觀,加多感情成分,增加失控傾向。劉杰輝與妻女的溫情戲重演了一次,其余幾乎每個主要角色都上演了相應的感情戲,簡大狀飲酒憶故人,李家俊含淚別慈父,而李文輝與前下屬隔著玻璃的陰陽訣別,更是大有盛年港片中黑幫或臥底歸宿的悲涼無奈之感,十分令人動容。
但妥協也就到此為止
【寒戰2】評價第二部不好的大概是沒完全看懂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