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1443
《馬文的房間》有什么?
和很多人一樣,觀影動機完全是因為cast——女神戴安·基頓,梅姨,鮮肉時期的小李子,羅伯特德尼羅。這部電影知名度低、拿獎少、評分低(豆瓣7.7,IMDB6.7),不難推測,編劇和導演太平庸,演員是無力回天的。
但真真觀影后我發現并非如此,影片的結構算是中規中矩,不驚艷但不拖沓,沒有高峰體驗,但不難受。鏡頭語言也特別老實,這就是庸才的吃飯方式啊,盡量把舞臺交給一干演員。
但與此同時,盡管結構不出彩,影片的臺詞以及細節都非常有趣。
以開場貝絲看病為例,前臺告訴貝絲蘇大夫不在,要找華大夫時,貝絲一臉疑惑,鏡頭立刻給到了前臺寫給華大夫的辭職信:「Dr. Wally, I quite.」德尼羅飾演的華大夫(這翻譯)先是叫錯名字,后是找不到橡皮管,給人十分不靠譜的感覺。一句「通常都是蘇大夫看病,但我在病理方面非常擅長」讓人哭笑不得。貝絲談到蘇大夫時,說他給露西姨媽裝的電子麻醉器,很有效地緩解了她的背痛——只要在疼的時候按一下。但是弊端是開車車庫門的時候也會觸發麻醉器。抖包袱的節奏感不疾不徐,又各種戲謔譏諷,配上戴安·基頓
之前因為看了泰坦尼克號,對小李子迷的不要不要的。于是就找了所有他的所有電影,一部一部看。小李的電影若只看片名,是會誤導的(泰坦尼克號除外);這部也是一樣,之前還以為這是一部關于少年成長的勵志片呢。一直糾結到底是看馬文的房間還是羅密歐和朱麗葉。后來了解到馬文的房間,梅姨在里面,便果斷選擇了這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主要主題是為姐姐為了父親而放棄自己的生活,值得嗎?把這個故事理解成好姐姐、壞妹妹實屬簡單化。在現實生活中,像姐姐這樣的人是很少的;基本上不會有人為了照顧自己的父母而選擇20年不結婚的。像妹妹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是多數的。當然也不是誰好誰差的問題;這部電影其實也可大家留下了一個疑惑,在生活中;該如何權衡此問題;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已經經歷或者將要經歷的事情。
同時這部電影也反映了親子的關系問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雙方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挺感人的;片尾曲超好聽;
馬文的房間,影片第一個鏡頭開來一輛車,從車上下來一個女人,很抱歉,我根本無法第一時間認出她是黛安基頓。一代女神變得如此衰老。
有很多明星不愿在年老時再次出演,有的甚至徹底退出娛樂圈,比如說王祖賢,關之琳等。我覺得不免是一個好事,把最好的容顏留在熒幕上,然后就是離去。衰老是一個很痛苦的事,無論是對他們本人還是觀眾而言,我們就是不愿意接受不堪的現實,我們想把美好永存。
這部電影出品于1996年,時年黛安基頓50歲,梅麗爾·斯特里普也接近50歲,而萊昂奈多才23歲
《馬文的房間》有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