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33501
【本命年】1990年,雖然是老電影 可是我喜歡
昨天晚上看了電影《本命年》,這是1990年謝飛導演的作品,主演是姜文和80年代紅極一時的女歌星程琳。
電影幾個吸引我的地方,
第一是真實,沒什么波瀾起伏的情節,就是講社會小人物的故事,三教九流,北京這片人的故事,以小人物映射社會大環境
第二是隱喻,后來姜文的電影隱喻也非常多,這部電影主要表現在性方面,性壓抑,進而是一種扭曲,導演在表達的時候也很克制
雙簧的隱喻,演的人不說,說的人不演,強行分裂,這一點是看豆瓣大神的影評我才有所察覺
第三是配樂,電影里有很多生活化的配樂
1994年,夏季,某夜。大鼓藝人和萍走穴演出完,回到楊柳北里的住所,家人們問她,今天和你一起演出的都有哪些腕兒,她說有“阿敏”、“阿玉”和“阿英”。
不知道在幾年之前,未成名前的“阿敏”、“阿玉”和“阿英”在夜場演出后,是否也有一位李慧泉送她回家。
然而這個剛剛改造完,與新時代格格不入的李慧泉,最終沒能得到趙雅秋,完完全全沒得到。或許就像竇唯歌中唱的那樣:也許是我不懂的事太多,也許是我的錯……。
不知道最后讓他永遠停留在24歲本命年的兩個青年結局如何
通過光線折射出來的黑暗更是寒冷,再加上背景時代是冬天,一種孤獨的感覺撲面而來。一個人進貨、一個人擺攤、一個人睡覺蒙著被子、一個人吃飯,所以他寫信給了叉子,因為叉子也是唯一可以說心里話的人,身份條件導致泉子很重視這樣的理想友情。
在拍攝手法上,泉子、羅大媽、小芳等任務并沒有打棱角的立體光,說明這些人生性是好人,也是善良的。
要說泉子傻嗎?天真嗎?不,不只是不想捅破那張窗戶紙,人內心的純潔和善良是無法改變的,可在這偌大的社會,要怎樣的融入進去,但不被玷污
十多年前的一天,和我爸一起吃午飯時在電視上看到了這部電影。當時他笑著對我說:“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24歲的時候,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是在36歲那年。”于是今年滿24的我又把這部電影翻出來靜靜看完,從他的話里聽出了之前不曾留意過的感覺。
根據劉恒小說《黑的雪》改編而來的《本命年》是謝飛導演最陽剛而兇猛的電影,姜文飾演的影片主角李慧泉是90年代初因斗毆入獄,經勞改刑滿釋放的舊青年,《本命年》平和中充滿隱忍與無奈的電影氣質,在謝飛與姜文的共同操盤下,在北京的沒一個胡同口和街道上徐徐燃燒
他把自己裹進大衣
一股腦鉆進出租車后位
“去哪兒”
“哪熱鬧去哪”
然后帶上墨鏡,把自己藏進陰影里
一滴淚悄然從墨鏡的陰影深處滑落
——謝飛導演的高級電影語言
一句話沒有多言,泉子的孤獨彷徨和一種大男孩不服輸的孩子氣式悲傷,躍然紙上
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沒了
【本命年】1990年,雖然是老電影 可是我喜歡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