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藝術成熟時期之后的作品,我沒看過。我對陳佩斯的印象,永遠停留在他和父親陳強搭戲時的那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二子形象上
父子老爺車算是二子系列的中庸之作。雖然承襲了系列當中父子之間的獨特親情關系,但是完全比不上二子開賓館,甚至也不如后來的開歌舞廳。即便這樣,我還是很喜歡這個片子
他將父子之間的觀念與隔閡,放在了個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之下,這是本片非常有野心的地方。如果說二子開賓館、二子開歌舞廳,表現的是傳統社會主義與自營新事物之間的矛盾、抵觸與最終的和解

“老爺車,開了多少年,說起話來,直冒黑煙……”似乎現在我還能唱下這首歌,反正覺得挺順口聽幽默。
下海買車開車,籌劃個旅游項目,當時掏出2000多買輛車,80年代啊,可不是小數目,看來二子開店和開舞廳時還是賺了錢的,不過當時買輛日本40年代的日產,是不是當時沒有反日這么一說啊?
陳強演了一輩子漢奸,這回終于腰桿挺直了一把,看見二子穿著日本皇軍衣服,上去就抽丫的——不過怎么就那么革呢?那個日商的親爹就是做這個車撤退回日本的鬼子。所以,才有了那段海灘上的干架,如果說前面二子穿皇軍裝會被我們憤青罵作賣國,那么這段摔跤玩死日本人又要被憤青捧上天了,畢竟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趕這么跟鬼子大打出手,也不是一般人。
之后那個小鬼子大徹大悟了,上門來道歉,幾個人在工棚喝的爛醉還樂此不疲,似乎也應證了當時的中日關系——前面干架歸干架,現在道個歉,還是一起抱頭喝酒的兄弟。只是酒醉后各自唱的歌解釋了未來:二子是靡靡之音,老爺子是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那個日本人在那里哼哼唧唧東洋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誠實的二子父子倆開店不成,只得關門。老奎不甘失敗,花了二千多塊錢買了一輛四十年代的“老奔馳”,決心從頭干起。但是由于車子太老,父子倆遲遲拿不到營運照。正當父子倆犯愁時遇到了任總經理,此人是某特區娛樂城的總經理,恰好到北京出差,相中了父子倆的車,想以此車招攬游客,便力勸父子倆南下特區為游樂城工作。爺倆未提任何條件便簽了合同來到特區、進了娛樂城,之后才發現工資很低,吃住也沒著落,這才知道上了當。老奎不想干了,任總經理拿出合同一面威脅他要賠償經濟損失

最早聽說這個電影還是初中的時候,由于錯過了放映時間只有在放學的時候從同學的嘴里聽到故事大概,最后總結出一個字---"逗",十多年過去了故事情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倒是小伙伴唾沫橫飛、眉飛色舞的表情還讓我記憶尤新。

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收官之作,在開了歌廳,開了旅店之后,這次的父子兩人開起了老爺車。而主題依舊是黑色幽默,在《傻帽經理》里諷刺的太過的陳佩斯父子,在這部電影里,收斂了不少。但對于當時改革最前沿的深圳的亂象,依舊有所揭露。
當時的中國,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似乎只要趕上改革春風,就能發財致富。陳氏父子在那時,也算是弄潮兒,只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必然不如北京那么熟門熟路,只能投靠地頭蛇任經理。寄人籬下的生活不是滋味,特別是在市場化浪潮席卷下的特區
《父子老爺車》這部戲我有很多話要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