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18078
花月佳期:盛宴級!說不出來為什么喜歡它
原來有一陣特別迷老港片的各種配樂,而當時也是香港電影人才輩出的年代,光是一提到配樂,就能想到胡偉立、顧嘉輝、鮑比達、黃英華等熟悉的名字。也是無意中聽到了這部電影的配樂才知道這部電影,再加上個人對于徐老怪鬼馬風格的一些偏愛,就想要看看這部電影。
不得不說當時的徐克雖然少了早期三部曲時那種偏邪典的風格,但是個人認為90年代的徐克作品是成熟且完整的。既有青蛇這種知名豆瓣高分神作,亦或是金玉滿堂那種教科書級的商業片,也不乏本片這類冷門佳作。
花月佳期,徐克的舊作。
一開始被它吸引是因為攝影和美指的功力,總之就是很喜歡片中的場景、氛圍和色彩感。我看的那個版本是電視臺放的,配音念的是國語、粵語交雜的臺詞,非常有趣,配合上里面的粵劇,味道剛剛好~片中有類似大話西游里的時空穿梭,只是編劇的想象力豐富到不太合邏輯,卻也十分好笑哈~尤其是一人一鬼背對背貼著的時候,笑到肚痛。看整部劇的時候皮一直繃得緊緊的,正如某評論中所說:“看徐克電影,往往有種‘追著故事跑,而非等著它發生’的感覺。”。
唯一不喜歡的是兩鬼大戰的時候,無厘頭的打,那個時候很想轉臺。。。還有,其實結尾可以拍得再精彩一些,像《尋秦記》那般到最后都能自圓其說就更好了~~
最后兩人的過去終在一起,但總有些惆悵,因為未來的兩人將在此刻分離,縱然未來在一起了,那個也不是自己,那段情也不是這段情了……
一個女主角和男主角(鬼魂)多次穿越到過去 拯救將被殺死的男主 并在此過程中愛上彼此的故事 其實蠻老套的說.吳奇隆和楊采妮那時候真好看.
“臺下你望臺上我做 你想做的戲
前事故人忘憂的你 可曾記得起
歡喜傷悲老病生死 說不上傳奇
恨臺上卿卿或臺下我我 不是我跟你”
女主角欣欣說父親最喜歡唱《胡不歸》 母親離世后 原本兩個的戲 就剩父親一個人唱了 每每唱完 都會待在房間里 看著母親的照片 徹夜不出.世上哪來的真情 父親為什么還總唱《胡不歸》呢?
“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間上終老
離別以前未知相對 當日那麼好
執子之手卻又分手 愛得有還無
十年後雙雙萬年後對對 只恨看不到
十年後雙雙萬年後對對 只恨看不到”
跟《似是故人來》的歌詞簡直完美契合阿.
解簽的說 你們兩個都沒有好姻緣 一個時辰不對 一個八字不好 看完結局 回頭想想才明白.
P.S.取名真的很重要 《花月佳期》多好 《電線桿有鬼》就……嘻嘻.
也許只是導演某天走路一不小心撞到了路邊的電線桿
電光火石間
一個戴著禮帽,穿著灰衫的小人物絕望的看著他
掙扎著想要站起來,卻被身后的人擊中,慢慢癱倒下去
于是導演決定給他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
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一個學藝不精的小戲子和一個呆板固執的小職員
附身于燈泡中
在一系列天馬行空的追逐中
兩人穿梭時空
過去的他們遇見甚至未來的他們
于是兩人化作四人
笨拙的配合,全力的抗爭
為了捍衛生命
他們因為一場策劃驚心的謀殺案而糾纏在一起
執念和勇氣催化出了愛情
她的調皮變成了靈活皎潔
他的呆板變成了沉穩通透
電線桿為證,電燈泡為媒
它們都見證過
兩個男女曾經那么努力想挽救彼此的生命
也那么珍惜共有的曾經
如果漫長人生能有這么一段
死了也值
離上次看這部電影的時間整整有十年了,現在看起來依然那么感動,笑中有淚,雖然楊采妮并不屬于美麗型的女子,但是她在影片中那股大大咧咧偶爾搞怪的形象還是讓我心動不已。不得不說,吳奇隆真的老了,但是越老越有味道,從前的樣子帥氣,現在的男人味十足。
真沒想到能夠在電腦上查到這部影片,圓了我多年想重看的夢,看到欣欣的父親一個人在臺上唱《胡不歸》,然后聽著欣欣告訴江繼威她父母的故事,我忍不住哭了,當看到最后欣欣和繼威的紅線拉在一起,他們拾起雜亂的紅線卻發現另一頭綁著的是對方,我又哭了。
欣欣從一個不懂真情為何物的假小子,變成了一個至情至性的女孩,而江繼威從一個只懂得以貌取人的輕浮小子變成了溫穩成重的好男人,讓我倍感欣慰。其實我覺得很多老港片比現在那些毫無內容的現代片好多了,有機會我還會再看一遍。
這么好的片子不該被大家遺忘。
最近幾年,穿越的題材備受觀眾的喜歡和追捧。
不管是小說、電影還是電視劇,可謂是火了一波又一波。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中,就已經開始玩起了穿越。其中最著名的是周星馳的《大話西游》,這次為大家介紹一部由徐克執導的穿越片——
《花月佳期》
《花月佳期》上映于1995年,豆瓣評分7.9,該片的誕生其實是來自于徐克的另一部作品。
1994年徐克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為素材拍攝了一部《梁祝》,電影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為了延續《梁祝》的票房熱潮,彌補觀眾對梁祝CP的意難平
花月佳期:盛宴級!說不出來為什么喜歡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