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7426
《錄影帶謀殺案》這是一部在娛樂價值和藝術意義上都具有很高水平的類型片(Videodrome背景補充和點評,內有劇透)
在剛看完Stay Alive這樣21世代的游戲仿真電影之后,突然想再看一次Videodrome。并驚訝地發現豆瓣上此頁一片空白。
在1983年就有如此犀利的作品,和1991年的《裸體午餐》、1992年的《鐵男》相比更早一步,使用異化人體的視覺,以及甚至可以綿延到如今的媒體殺人觀。
這個故事的邏輯性當然不能深究于主要情節。而是和《1984》、《美麗新世界》那樣的觀念文學作品,盡可能地虛擬人生(人身)所能受到的迫害、發達、以及泯滅。
我記得第一遍看這部電影時,無異是被“手槍—腹—手槍手”那種駭人聽聞的幻覺所震驚。裂在肚子上的那道惡心的口子,其實給我的感覺是女陰,但真正的寓意是將此人變成了一個人體放映機,只有執行所接受到的旨意。當碌碌怪叫怪扭的錄像帶被塞進那道口子之后,他徹底變成了另一個人。
第二遍看,想再琢磨一些個中的理論邏輯。主人公原本是色情頻道的經理,但無意間找到一些暴力影像,遂想將這所謂的Videodrome買下來在自己的頻道里播放,以獲得商業效益。但自從他看了這套節目之后,他的日子就變怪了。女友是自虐狂
The feeling after saw this one is weird and creepy but still for some point I felt part of me also felt excited and chill out when the procedure going,I think it’s like an anti Nazi Nazi film just like a evil mirror,both side of it is the evil face and you can never tell which is true and correct,beyond all those illusions is that what we really made of.
?♂?
The scarier it appears the softer it back point is .
估計微評字數放不下,就簡單寫個評論好了。柯南伯格這部83年的作品明顯還不太成熟。故事雖然講得詭異,但組織太零亂。特效還不到位,用泥巴坐個假手都不打磨一下。好多地方聲音也沒同到步。另外,stop motion用得很多,可能因為太熟悉他后期的作品,感覺不太習慣。但是,想想看,對于一個小導演來說,不用這些伎倆還能怎么做?
高興的是從這片子上我明顯看到他之后幾部我最喜歡的作品的雛形——比如他在《eXistenZ》里講述了一個極其類似的主題,《Naked Lunch》里對幻覺世界的描繪,甚至這片子里的情欲與暴力,不與之后著名的《Crash》很像么?說實話我還沒有看過柯南伯格比這部更早的作品,所以只能自己感嘆感嘆,人家在這時候就把以后很牛逼的那些點子都想到了呀。哪怕是個雛形,也比一般人好很多,而且這片子完全用不了多少錢。
然后的樂趣就是一邊看片子一邊討論這是在多倫多什么什么地方。先從TTC的紅色街車開始,第一個鏡頭打我的公司樓,第二個鏡頭打包子的公司樓。然后什么Broadview, Queen,Adelaide 這些市區老街——我本來都沒覺得多倫多多好看的
把媒體對精神的影響具象化為幻覺乃至對肉體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最后影像取代肉體,充滿想象力。麥克斯經營色情、暴力電視臺滿足人們,但他自己也迷上了員工哈倫截獲的Videodrome純暴力施虐片,結果出現一系列幻覺。(此前電視采訪遇到的電話心理服務的Nicky也沉迷于受虐,和他一夜情扎針,煙頭燙自己乳房,然后去拍Videodrome。而電視訪談上視頻出現的歐布萊恩教授,他通過地下視頻販瑪莎發現是V的制作者。)幻覺加強,他被告知歐已死,只留下一大堆影像讓女兒操作,而教授本人也被影像控制
要說腦子長瘤,還是有點體會的。一是指有些東西看了,希望從來沒有看過,我腦子里現在就有不少這種東西,《8MM》里面也有類似的話;二是指上癮的狀態。
欲望原本是中性的,不斷滿足會刺激它不斷膨脹,從形象上看也像瘤,無限滿足=無限不滿足,中性變邪惡。包括傳媒在內的商品市場,不管白市黑市,創造了這種無限供應的可能。
這個片子好就好在一開始像真的似的。
《錄影帶謀殺案》這是一部在娛樂價值和藝術意義上都具有很高水平的類型片(Videodrome背景補充和點評,內有劇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