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19987
深入人心!全方位解讀《一步之遙》的隱喻
過度的私人象征和似有實無的諷喻,撐裂了浪漫歌舞片的外殼。。。 在片子里,姜文嘲弄一切,所謂歷史,大眾/觀眾,媒體,都是虛無,這種不無輕佻的,自以為是的,同時躲閃的諷喻最后挖空了諷喻本身。 唯一剩余是我姜文的那一點初心,對電影,對愛情,對女人。。。但吊詭的正在這里,被揶揄的觀眾同時被要求擁抱儂的荷爾蒙十足的過氣小機靈,人家憑什么要買儂的賬呢~~
馬走日的最終被槍斃,是無數意外組合出的悲劇,但這個悲劇并不意外,簡直就是注定的。
“愛你”和“娶你”只是一步之遙,“救他倆”和“救我”也只是一步之遙,看著馬走日這一路奔向死亡,有太多可以“挽回”的機會,都只在一念之差一步之遙,但他偏偏就是做不到。一開始和最后他都說了老佛爺找他的故事,其實和之后數次的轉折點的性質是一樣的,總會發生的,總要說后悔的,也總不能避免的。
在馬走日的抉擇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尤其是在武六面前怎么也不開口求救的時候。幾乎可以想象出那個夜晚,做好了很多心理建設,設計好了各種應對臺詞,告訴自己這個時候必須說,不說是不行的——但真的事到臨頭,偏偏就是差那么一點……勇氣也好,覺悟也好,總之就是做不到。可能是因為有一絲僥幸,可能是覺得自己有點英雄的悲壯,舍我一身,盡君一歡,總之今晚就是要笑對你,哪怕明天之后要嘗盡艱苦。仔細想想,如果是自己遇到馬走日的境況,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理智與判斷都將臣服于沖動,最終演出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悲劇。
突然就有點理解“一步之遙”了
有一句臺詞,總覺得姜文說得特別不用心,這個不用心不是指他戲不好演砸了,而是他說那話的時候并不是馬走日了,他就是姜文自己。那句臺詞也完全可以支撐起整部電影的悲情論調和囊括從頭到尾的熾烈情懷,“我還是個孩子”。
看過幾部姜文電影,長篇影評從來都沒有下得去手寫,以前覺得他深沉,現在覺得他平實,更加覺得電影這回事兒看的人也需要歷練。就像昨晚在影院里看「一步之遙」,少去了對連天段子的期待,沒有了刺激笑料的需求,當“槍斃馬走日”真正快上演的時候我的眼鼻都有些酸,當武六的眉目在白眼繚繞里模糊清淡的時候我卻又有些釋然。若要以“看懂”二字來權量電影的好壞性,「一步之遙」的愛情與虛實并不難懂,相反是個一開始就準備好要和盤托出的簡單結構;我自己倒覺得更多人惱羞著憤懣著沒有“看懂”的是姜文這個人,而不是電影:有太多人像是花域禮堂中與王天王戲臺下的觀眾了,迫不及待等著一句口號響起就要掀桌子高呼,迫不及待就要能在第一時間將姜文條分縷析給剖個干凈。“觀看”與“看懂”
看完一步之遙,兩極的輿論里我屬于喜歡的那一派。向默片致敬,前半段幾乎就是歌舞劇,曲曲將來都是不出OST天理不容的級別。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紅磨坊和如果愛。
與其說它是電影,不如說它是戲劇。欣賞此片的燈光攝影布景,臺詞精彩紛呈,姜文王朔式暗喻和反諷,用風月的語氣說的是風月,卻也無關風月,輕浮戲謔里針砭的是歷史文化時事和政治。文化碎片,無故事連續性,信息量太大看不懂是正常,說懂的不一定全懂,說不懂的有些也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很高興這部戲沒有變成讓子彈飛續集
深入人心!全方位解讀《一步之遙》的隱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