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76406
《第四張畫》不只四張畫,還有很多畫
小明的爸爸去世了,雖然他還只是個小學生,但他要一個人生活,因為他的媽媽早就改嫁給另外一個男人了。
小明真夠可憐的,他上學,連午飯都沒得吃,還要靠學校的老校工接濟。
既然如此可憐,那他只需要擺出一副可憐的姿勢就可以安穩地過上一生了,這樣,可憐既是他的苦難,也是他的資本,在我們這個和諧、溫情的社會里,弱者總是會被拯救的。
老校工卻見不得小明的眼淚,他大罵小明不準哭,無論是真可憐,還是裝可憐,都不準哭!
小明沒有扮演“可憐人”,他自食其力,跟著他的好朋友一起搶東西、偷東西。
生活總不會就這樣輕輕松松。人的一生總會有磕磕盼盼。村上說:光是承擔我那點生命的重量就已經很累了。所以不要再抱怨生活了,這是你應該負擔起來的苦難。
[小翔]
醫生說:“小朋友,你爸爸今天就要離開你了。”
護士說:”你在這里陪著你爸爸,等他走了以后通知我們。“
里面是冷色的病房,窗戶外暖色的樹葉颯颯作響。小翔拿出一張草紙,吹了吹,分成兩張,撕下一張,蓋在了爸爸的臉上。。
10歲,父親離開了人世。沒有干凈的衣服,小翔去山里,用泉水洗,一失手,衣服就順著水流飄走。找不到一張父親的遺像,小翔畫了他的第一張畫。大禮的時候,只有他一個親屬。
就這樣送走了父親。以后怎么辦? 還要生活。
于是中飯就偷學校老師的便當,晚飯自己下泡面吃。沒有朋友,放學以后一個人走很長很長的路回家。第二天偷便當的事還是被學校的校工發現了。當被問及怎么家里沒有人準備便當的時候,小翔說爸爸過世了。爸爸在的時候,醫院的阿姨會給些東西。拿起碗,一邊扒著飯一邊委屈地哭了
有些東西,你很難說清到底是什么。比如生活這一碼子事情。它變幻莫測因人而異。
你的對外界的觀感源于你自幼植根的環境,你遇過的人,遭遇過的生死,他們帶著無數個世界,將它們降臨到懵然的你的面前。
可是,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無論高低貴賤、善惡喜樂,這是一種活著與生俱來的權利,可在此之外,有些東西是可求的,有些東西是不可得的。
社會倫理中所認可的那種體制那種分配,往往是僅存于書本綱要之中的,真實的人生與人性,總是缺了幾個棱角,多了幾分尖銳。
有的時候,你的生活就是那干烤青蛙的鐵皮桶。你所要做的是,努力的去活著跳出來。
但其實,跳出來與跳不出來,人生都在那里,只不過活法不同,終結有異。
------------------分割線------------------------
片子里面的演員真的都很優秀。
1,電影的敘事,是一個收拾情緒的過程。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在看著小翔一個人寂寥又晃蕩的背影,一個人走入黑暗去撿被水漂走的衣服又從黑暗中出來,一個人去校工室偷便當,一個人坐在長了青苔的臺階上吃飯時,便難以自制情緒,一直落淚。
小翔開口與校工講話,遣詞造句,還有語氣,異乎尋常的成熟,著實令人驚訝,卻又讓人覺得,這是正常的——他的成長環境塑造了如此的他。
對于畢曉海,我是偏好的。至今記得當屆金馬獎郝蕾拿下最佳女配,他高高興興地上臺,代媽媽領獎,由衷的喜悅溢于言表。聽說拍戲時他與郝蕾相處甚好。倒是懼怕戴立忍——戲里戴立忍猛神經拉緊踹了他一腳,我也覺得可怖——典禮時見到戴,都仍躲著,不敢和他打招呼。
笑,小孩子心性。
2,戴立忍近年來的角色,愈加邪。
他的眼,他的唇,他微微下削的肩線,皆會作戲。
初中時偷看[愛情靈藥],他演一警察,有一場肉搏戲,真令人難忘——盡管那時不知他是何許人也,姓甚名誰——身體的記憶,總超乎想象的深刻。
3,鐘孟宏憑該片獲得第4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致辭尤為精簡
《第四張畫》不只四張畫,還有很多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