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生活中無疑是充滿無奈的。你用來工作的自行車丟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快沒了,已經很倒霉;為了繼續工作你只好去偷別人的車試試,可是一動手就被抓到了,更倒霉;最倒霉的是,你還是當著自己兒子的面被人家抓到的。這就是《偷自行車的人》的無奈。如果你好不容易攢錢買了輛二手的自行車,沒想到這是一輛黑車,車的失主還偏偏來找你了,也很倒霉。這是《十七歲的單車》的無奈。
《北京,你早》中的公共汽車司機當然也很無奈,因為他的女朋友被人搶走了,不過說到底這還是一種童話中的無奈。搶走他女朋友的青年自稱是新加坡來的留學生,可是實際上是個普通的“倒爺”。在那個時代,90年代初之前,雖然“人欲橫流”的資本主義已經在慢慢形成,但是人們畢竟還能有一點從傳統社會結構繼承來的自我安慰。那個時代有錢人的典型形象就是鉆價格雙軌制的空子、“擾亂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倒爺”。所以,我完全可以在心里不服氣地說:你有錢,我很窮,沒錯,但你沒有“正式工作”,你沒有“單位人”的身份,你很可能不誠實、不可靠

影片最后,天光漸漸明亮,撒水車慢慢開過,王全安和金鐵鋒哥倆坐在長安街路邊……這一幕真美啊,我覺得無比的真實和動人。
雖然公交車的時代似乎已經遠遠過去了,但是胡同,公交,歌廳,練攤,照眼兒,打架,泡妞,這些北京八十年代生活的細節,人既陌生又熟悉,猶如宏大的交響曲,美妙無比……
王全安和金鐵峰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87班(本科)的同學,誰又能想到這個木訥的司機,王全安若干年后干起了導演,憑借<圖雅的婚事>獲得了第57界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士別三日啊~
馬曉晴的表演舉重若輕,收放自如,可惜后來很少看到她的作品了。

北京,你早:經典!北京你早,我已經晚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