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64593
【劉老根2】2003年,can't write a story by completely imitating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老根和本山,都是充滿泥土味的名字,有土就有根,不是四散的浮萍。
本山常說,自己是村里出來的,吃百家飯長大,不能忘本。吃過苦,受過恩,念舊。其實,除了念舊,本山還多了一份狡黠,這是來自鄉土的智慧:淳樸、土氣背后,有著自己的算計。
老根是本山的一個影子,本山比老根復雜得多。
老根進過城,和兒子住,不愁吃穿,鄉里羨慕,但是,日子卻過得沒勁。
兒子進了城,可以變成城里人。考了學,大學里四年,即使是混日子,也是一種學習,學習怎么做城里人:洗澡穿衣、見人說話,都是另一方計較,沾不上矯情的毛病,成不了城里人。
老爹進城,伺候土地的手藝派不是用場,處理人情世故的法子也不同。城里時興趕潮流,年輕人都吃力,老人的知識和辦法過時得就更快了,孤單是難免的,受氣是必然的。
受氣比受苦難捱,尤其是找不對手的受氣,沒人欺負你,卻處處不順,心里憋得難受。要是一般人,兒子都帶你進城照顧了,多孝順,有點氣不順,忍忍,知足吧。
老根不是一般人,他是有氣性的,所以他回了鄉,回了鄉也不是老實呆著,而是要整點事。年輕時候日子苦
把全劇放在米篩里抖落抖落 就看到這兩個國寶級的喜劇大師!喜劇悲劇他都是悲劇,只要人性存在,都是悲劇!東北的衰落,被別的省份甩了十萬八千里,也有本山和范偉的功勞!耍的都是嘴皮子功夫,玩的都是三腳貓的套路,滿族和漢族也分不清,人也懶,當年被日本占領叫奉天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是麻煩!
《劉老根》第二部兩天補完,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看過的,照例還是來寫點東西,因為確實還是很感慨的。
不可否認,《劉老根》前兩部真的是精品,故事非常豐滿,主線完整,人物也很有特點,節奏很快,講述的問題很真實,第一部是創業,而到了第二部,就是守業了,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確實如此,辛苦經營的企業有了起色,并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自身要不斷進取與進步,也要面對外部的競爭壓力,這一部中的劉老根可能是因為劇情需要,完全沒有了上一部的精明與清醒
【劉老根2】2003年,can't write a story by completely imitating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