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33055
嗜血破曉:邁克爾·多曼領演,吸血鬼在里面還是人類
1、結局有3個人類活下來。(1個女人類,2個男由吸血鬼變成的人類)
2、地球上的吸血鬼都將通過此2男的血變成人類或者通過曬太陽+水療轉化。
3、第一個由吸血鬼變成人類的人,在從釀酒廠出來的時候被蝙蝠咬了(重點)。由其血液轉化成的人類成為一類。
4、由男主角的血液轉換成的人類成為一類。
5、通過曬太陽+水的人類成為一類。
6、3類人展開故事情節。
聲明:以下內容含有社會學與人類學成分,可能不適合將《嗜血破曉》當娛樂消遣的觀眾。
電影本身的故事比較簡單,很多情節拖沓、無聊,甚至腦殘。但在這里不作討論,以下要說的是電影的世界觀設定。
正如發軔于河流的農業文明,我想用血液文明來形容以僵尸為主體的新型社會,是再恰當不過的。
一個文明要存在,離不開各種資源的支持。
以我們的文明而言,首先是水資源。
這點很好理解。因為文明誕生于河邊。
其次是適宜的氣候,令農作物生長,適合居住的氣候。即便如此,在季節變換寒熱更迭時,人體的脆弱性依然會通過廣泛存在的流行感冒和肺炎等季候病表現出來。因此每到這個時節,醫院看病的人會特別的多。
起初這世界并沒有道德、倫理、法律等這些東西,因為這些屬于高等文明范疇的產物。是故,在遠古文明仍處于低等階段時,人類諸如殺戮、掠奪、奸淫和亂倫等行為,不被視為“惡”。但人類在基因里面,仍保有祖先的“惡”的記憶,于是在進入文明的高級階段,道德與宗教出現之后,“原罪”也一并附著在了每個人的身上
最近好萊塢吸血鬼題材電影大熱,我硬盤里看過和沒看過的此類片子甚多,包括《暮光之城一、二》、《吸血鬼助手》、《吸血鬼日記》以及這部《嗜血破曉》。說實話,一棵白菜,你把它煎炒烹炸花樣百出,可到最后,吃到嘴里,它還是一顆白菜,一連吃上幾頓,你要是還不吐,那干脆讓上帝把我也變成一顆白菜得了。
所以,這顆白菜,許久我都沒動筷子。
這陣子看世界杯比較疲勞,閑暇的時候想找部不用那么動腦筋就能看完的電影放松放松,這才想起這部電影。看這片名我估摸著應該是部B級恐怖片,跟《殺出個黎明》那種片子差不多,屬于人鬼斗法血漿噴涌的那一類,不用浪費腦細胞來思考劇情,也不用伴隨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浪費自己的感情,是的,我太需要休息了。
沒想到居然在電影里見到了準一線的影星伊桑霍克和威廉達福,原來這片子走得是商業片的模式,相比B級片而言,感官刺激或許不那么強烈,不過制作當然就精良的多了,這就好比我原本想喝二兩二鍋頭解解愁,沒想到打開瓶子里面居然裝的是82年的紅酒。當然,酒的質量未必和看上去一樣好,那得等到品了以后才知道。
2019年,傳統意義上的人類只占總人口的5%,剩下的都是以人類血液為食的吸血鬼。在一群道貌岸然的吸血鬼列席的會議上,人類成為瀕臨滅絕亟需拯救的可憐的“它們”加以討論,口氣就如同現今的人類討論北極熊或白海豚。
在這樣的換位假定下,身為人類的我不禁汗顏,當我們以多少有點高高在上的悲憫心態關注瀕危動物時,我們有否考慮過瀕危動物們到底在想些什么?我們似乎從來不屑與那些在我們看來低等的生物換位思考,譬如常據我們食譜的豬雞牛羊。所以,如果有種在食物鏈上高于我們的生物統治了地球,我們應該很好理解高等生物們對我們的不屑,以及自己作為一種短缺食物而需要被拯救的可憐狀態。
不知是否因為犯賤,這樣的被換位一向讓我雀躍。人類自從知道不存在上帝,就開始把自己當作一切的主宰。數萬年生存壓力下世代殘留的本能,又讓無論是單位個人還是群體人類都身不由己地把“自己”放在無限重要的位置,因為唯有如此,方能最大化生存概率。于是,人類這種適應性極強且失去了天敵的生物爆炸式繁衍,迅速榨干他們毫無敬意的地球。
而此時
嗜血破曉:邁克爾·多曼領演,吸血鬼在里面還是人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