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發現三年前已經是二刷了。常看常新,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觀眾在不同的時間段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第三次看就變得挺不喜歡女主了,她確實智商高情商低,正如她所言“misfit”"antisocial"。酷并非一定要特立獨行,尤其是除了顯得特別別無他用的特立獨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以后覺得做一個不合群的brain是很酷的事情,但事實上絕大多數想做brain的人并沒有Daria這個水平,最終結果就是變得不倫不類。
此外,Daria真的是異常敏感的一個人

這部劇其實是把高中當做了一個微型社會,里面有無腦的高顏值人群,他們可以輕松地獲得所有人的喜愛,并且把無腦當做驕傲,把有腦子的人(Brian)排斥在外;有聰明的受歡迎人群,比如Jodie和她的男友,他們既有腦子又注意外表,并且懂得適應規則,這讓其他人能感受到他們是一類人,因此不會像黛薇兒那樣被排斥在外;也有努力試圖獲得大家喜愛但是不得要領的人,比如那個紅頭發的雀斑男孩,那個經常哭哭啼啼的男老師;黛薇兒在其中格格不入,因為她拒絕遵從他們設定的規則,拒絕成為受歡迎的人,甚至害怕打扮自己
最后一集改變了所有人的形象。如果我要重新看一遍,那么從一開始,Daria的所有行為都只是在獲取父母的注意力,Quinn的所有行為也變得可愛并有理有據了,Jane逐漸變成一個sidekick。我不能再重新看一遍了,最后一集對于第一集來說就是不太make sense,現在再看第一集,Daria怎么看都已經從一個酷高中生變成一個小作妞了。你越來越知道,誰是真的酷,誰只是為了獲取注意力而裝酷。
所以Jane沒有自己的問題嗎,Jane的家庭比Daria要不正常得多,那個哥特女就沒有家庭問題嗎,繼第四季我認為Daria只是一個普通高中女生一旦有機會她會做她所討厭的人會做的事,第五季我已經認為,Daria只是一個自我中心的小公主了。她對別人有高要求這無可厚非,但她自己達到自己的標準了嗎?從第四季開始,Jane都在傾聽并解決她的問題,而如果Jane被冒犯,她就永遠有她“不善交際”的保護層。
Ugh,或許我只是生氣Daria向世俗投降了,最終變為了其中一員。
我相信Daria的問題是存在的,只是我大概永遠不理解這種問題。
最后一集簡直毀了整部劇,對我來說。
很奇怪 被近幾年一系列黑色辛辣劇集電影培養出變態重口之后 偶然回歸制作相對早期的青春劇Daria 只感清新舒適治愈怡人
然鵝 劇情討論的主題越往后越嚴肅現實 成長 必須和主角們一起經歷忍痛成長 初到小鎮到大學面試 情竇初開到親密初體驗 校園政治到階級差異 人物關系也開始收束 雖說第五季開頭一條條彈幕飄著舍不得 我卻抱著私心似乎希望快點結束了—— 我已經招架不住這種日漸趨張的殘忍

最近趕作品集太需要一個背景音樂和畫面了,索性就一口氣把這個劇補完了。比起現在的熱門美番,這個劇的氣質真的是真實質樸又含蓄的。劇中角色就還蠻美式典型的一些刻板印象角色,其中偶爾也會對自己身份產生焦慮的女權主義媽媽和脆弱神經質又單純天真得可愛的爸爸在現在都算是目標政治正確的影視劇喜歡塑造的形象。
劇是好劇,但我離開高中已經蠻久了,當時的焦慮、迷茫和恐懼都已經自己找到了解答。現在再看當時那個年齡的青少年的成長問題,雖然不能入戲,看劇過程沒有調動出什么情緒,但對這個過程感同身受

終究還是想來叨點什么。關于一些碎片化的個人化的ideas。
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午后點開了Daria。本意是見識見識古早美漫究竟是個什么樣子,但這部九幾年的老tv完完全全超出了我的預期。輕松詼諧又寓意深刻,一群典型可能也不太典型的彼時美利堅青少年,矛盾有趣的主角們。必須說著實是驚艷到我了(笑)
但是就tv本身是絕對有門檻的。很多諷刺和影射其實很現實 本來如果將這些內容展開來說會是比較沉重壓抑的,但鑒于其載體是動畫,再由一個個少年主角們經歷的單元小事件來體現。

【拽妹黛薇兒 第五季】她告訴我一切沒關系 做我自己沒關系 搞砸了也沒關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