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時代的最美情詩大概是下面幾行吧。
導演:卓別林
編劇:卓別林
配樂:卓別林
主演:卓別林
卓別林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天才,他總是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連制片、剪輯、配樂也都親力親為。這種一手包辦的風格起始于他的第一部長片,也就是今天要聊的《尋子遇仙記》(the Kid)。
<圖片1>
一直以來我都很好奇電影的中文名是怎么來的,如果按照主要劇情和英文名來看,翻譯成“棄兒的故事”更為準確。但不得不說,”尋子遇仙記”作為中文名真的很美妙,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我們就會期待看到的是一部包含親情、浪漫、奇幻等色彩的美好電影。
在拍攝本片前,卓別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喜劇演員,但他的追求遠遠不止于此。他認為,喜劇不應該僅僅是玩弄動作的鬧劇,喜劇也可以產生戲劇上沖突,擁有更深層次的情感和內涵。當時很多人并不看好他拍攝長片,認為小橋段的集合不代表能湊成一部完整電影,而且如果卓別林延續過去的風格,商業上的回報更為穩定。當然,影片之后的大獲成功堵住了這幫人的嘴。
在重看本片之前,又專門找了一些背景資料

《尋子遇仙記》遇仙夢境與符號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968.html